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6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0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40篇 |
人才学 | 20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287篇 |
理论方法论 | 42篇 |
综合类 | 946篇 |
社会学 | 83篇 |
统计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人谱》与儒家道德伦理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生在明代后期的士大夫的“修身运动”,以其思想与方式(尤其方式)深刻地影响于后世,余风至今未泯。本文以明末大儒刘宗周所撰《人谱》为主要分析对象,考察其时儒家之徒的道德实践,探究他们当此危机时刻与修身有关的思想脉络。作为对流行于其时的袁黄《功过格》的反拨,刘宗周的《人谱》意欲申明儒学的原则,校正道德修炼中追求功利的倾向。有关的思想逻辑,却已非近人所能知。 相似文献
33.
林杰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
正主持人语:2012年10月,教育部批复建立首批30所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纷纷筹建大学教师发展和教学促进机构。这标志着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简称FD)工作被正式纳入到国家和高校的义务层面。中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工作自此踏上组织化的征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这势必会对其他普通高校产生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在近百年间被归于中国哲学这个大题目下的研究内容中间,存在两个可称为“截断众流”和“中西互释”普遍方法,但相关的学者在运用的当中却缺乏针对它们的清晰论说与系统反思,本文就希望较全面澄清这两方面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前一问题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哲学史前史的认识:一个动态的思维变迁过程并不等于一幅静态的社会历史图景,如果希望完成一部完整的学术史,现在有必要为中国哲学添补一段“史前史”而不是求助于任何一种文化的决定论,但这一工作到目前为止对中国人来讲却仍困难重重。至于第二个问题因关涉整个中国哲学研究的合法性显得更加重要,至今为止的种种以西方哲学为基础的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阐述都缺乏可靠依据,我们不能保证已经获得了贯通中西学术的统一标准,比照佛学入中土时所经历的“格义”过程,也许会对我们理解现在西方哲学的传入有所帮助,我们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取得足够的谈论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话语,或另辟蹊径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国学的存在 相似文献
36.
魏延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4):59-61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乃一世英雄,由于自身的悲剧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和蜀汉政权的悲剧结局。他所追寻的“匡扶汉室”、“统一天下”的理想最终没有实现,其主要原因就是他所信奉的“义”是狭隘的,他的思想基础是落后的,使他看不清当时的天下大势,最终丧失了他“人和”的优势,足为后世之戒。 相似文献
37.
38.
简介"重庆市景点、景观、遗址的英文标识及说明的设立与改进研究"项目成果,指出翻译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档次与文化水平,并提出英语教师不仅应传授英语语言的技能技巧,还应做普及人文社科知识的重要工作;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语言教学的形式深入到语言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39.
李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72-273,276
就总体而言,农民是我国目前社会中存在的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研究中国社会农民问题是永远无法避开的话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给农民的一种身份标识,破除这种身份标识带给农民的种种障碍.农民从政治和国民待遇上说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贡献和回报不成比例,没有国民待遇的农民将永远处于弱势地位,因为在中国没有政治上的保障和政策的扶持只会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可支配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出现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40.
毋庸讳言,从生命科学角度讲,因为染色体的原因,"神人"支格阿龙不可能由"鹰或神鹰或神龙鹰"感孕而生;人也不可能由"龙"抚育成长。目前,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龙》在翻译成汉语时或彝族后代在传承过程中,都把文本中的"dit氐"翻译或解释为"雕或鹰",这种解读有些偏差。史诗中让濮莫妮依感孕的"鹰"和哺育支格阿龙成长的"龙"分别象征什么?它要向后人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寓意?本文从生命科学角度窥探《支格阿龙》,提出"鹰"是男根的象征,"龙"与汉文化相通,是男人的图腾物之观点。以求文献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解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