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7篇 |
理论方法论 | 1篇 |
综合类 | 48篇 |
社会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张玉兴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20-29
清朝前期,在盛京即今辽宁地区的一片荒凉之地,绽放了一丛艳丽的文化奇葩———以诗歌创作为突出亮点的流人文学。其意蕴深厚,规模庞大,充溢着深沉悲怆的文化情怀,不论思想性、艺术性皆极为可观,这是足令举世震惊的流人文士所创造的奇迹。当年被流放到这里的流人文士,在困厄之中奋发治学,不废吟咏,留下了诗文。他们不仅为完善自我人生,有精彩表现,更为推动与繁荣盛京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文学创作别具一格,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流人文学的风貌,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闪烁异彩的深刻印记。 相似文献
92.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3)
格物,是格物之理;致知,是致心中本有之知。然物之理与心中所有之知其实都只是一个理,故格物与致知亦只是一件事。格物致知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对理的认识,这要一个不断积累以至豁然贯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格一物即可,亦不是要格尽天下物。 相似文献
93.
萧仕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4):37-41
作为儒者,黄道周不乏对“仁”的见解。在对“仁”之由来的理解上,黄道周承继程朱,认为“仁”来自于天,人内心之“仁”的根据在于天地宇宙具有的道德本体;在关于求“仁”途径的分析上,黄道周秉承朱子,把“格物致知”认作是“求仁”的具体方法,要求通过“格物致知”回复到“天地之性”,从而拥有“仁”;在有关“仁”之效用的看待上,黄道周把“求仁”视为个体生命的需要,认为只有获得“仁”才能成就个体的生命价值。黄道周本人毕生行止也提供了诠释其“仁”之思想的极佳范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