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1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2070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语音演变规律虽具有严整性,但例外字音却不可避免,亦不容忽视。以《方言调查字表》为准,从语音的历史积淀、声符类推、语流音变等方面探讨蒙城方言例外字音成因,可以进一步考察蒙城方言的语音面貌,进而较为全面地认识理解其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从方言影视剧、广播栏目、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报纸、网络中的方言传播现状的调研开始,梳理受众对方言大众传媒传播的态度;整理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进而对该现象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汉语表假设的语气词没有时间意义,已然或未然是由整句的语义组合(即"意合法")表示的,自古至今,一以贯之。陕北方言假设语气词有时间意义,"口叁"(s°)表示已然,"呔"(tai°)表示未然,分工明确,一目了然。显然,陕北方言假设句用语气词表示已然、未然的格局非汉语所固有。维吾尔语表条件-假设语气的语缀-sa/sε与-"口叁"(s°)不仅语音形式十分相近,而且多种语法功能相同,"口叁"(s°)可能来自维吾尔语表条件-假设语气的语缀-sa/sε。历史上,大漠、河套以南的维吾尔族先民——回纥曾与陕北人有过长期密切的接触,这种历史文化背景,给我们的推断以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4.
闽南方言作为台语诗的语言载体和表达手段,是台语诗人表达乡土情怀、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台语诗区别于其他华语乡土诗歌的关键所在。从语汇、语音节奏和地域文化三个角度对代表性台语诗人方耀乾的创作进行分析,有助于还原方耀乾一脉台语诗的语言特征和意蕴内涵。台语诗并不是"台独"论者的合法化对象,相反,台语诗仅仅是20世纪方言入诗的种类之一,是方言入诗在台湾地区的特殊呈现。  相似文献   
65.
项城方言中的“叫”字从共时层面看用法广泛,意义复杂,可以用做动词、介词、助词,最突出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处置义,又可以表示被动义.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寻了“叫”的处置义和被动义的来源,“叫”字从“实质性叫请”到“礼节性叫请”的语义泛化过程是其虚化的语义基础,我们认为它们的来源都和使役义有密切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句法环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66.
陕北方言“圪蚤”、“圪搅”、“圪弯”中的“圪”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词缀,或者是表音字,其实,陕北方言中的“圪”原本不是用来构词的,它只是晋语准黏着成分“圪”字发展演变的一个历史层面,它的本真形态是准黏着成分,来自阿尔泰语,非汉语固有的构词成分.陕北方言“锄达给下”、“扫达给下”、“吃达点儿”中的“达”,与晋语准黏着成分“圪”有着相同的特点,相同的发展演变规律,二者相互印证,表明“圪”或“达”并非孤例.  相似文献   
67.
日语中的方言也有它自己的特色与体系。本文主要从日语方言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基于方言区画的基础上各方言的特征阐述了日本方言。在方言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方言,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日本方言的多样性与地域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8.
潮语合唱是扎根于"潮汕元素"并既继承发扬了潮汕音乐文化的崭新艺术形式。潮语合唱这一新兴的潮汕音乐门类,无论从它的创作土壤、创作素材,到它的艺术特色、演唱风格等方面,都很好地传承了潮汕音乐文化的诸多特质;较好地运用了合唱创作手法,尤其是将传统与现代和声技法相融合,不仅为潮语合唱艺术自身的成长打下了基础,更为潮汕音乐的艺术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拓宽了道路。因此,潮语合唱的兴起对于潮汕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东北方言作为一种分布地域广阔、喜闻乐见的方言形式,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体验哲学认为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人类语言离不开具体的体验感知,人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体验哲学为东北方言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从体验哲学语言观出发,对东北方言中的词汇的语音、构词和语义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东北方言词语的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70.
二百五相     
这是一句贬义性俚语,讽刺别人思想呆笨,以及相貌丑陋,言行失范的人格和相导。相即表示人的形象,这二百五的数字却有它的含义和来历。民间有二种解释:一种认为是2反5的原形演变过来。温州方言将反字含作摆,即反面,背面之意,由此简单地理解为将2字反过来便成为5的相。但另一种解释却涉及历史上一段经典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