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43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14篇 |
劳动科学 | 28篇 |
民族学 | 198篇 |
人才学 | 131篇 |
人口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681篇 |
理论方法论 | 289篇 |
综合类 | 2669篇 |
社会学 | 440篇 |
统计学 | 4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171篇 |
2022年 | 171篇 |
2021年 | 178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72篇 |
2014年 | 329篇 |
2013年 | 283篇 |
2012年 | 314篇 |
2011年 | 370篇 |
2010年 | 369篇 |
2009年 | 415篇 |
2008年 | 430篇 |
2007年 | 312篇 |
2006年 | 252篇 |
2005年 | 230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文韬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3-8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出现培养体系规范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薄弱、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教师工程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以专业认证为引擎,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素拓教育、教学团队多元联动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质量,助力专业认证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53.
基于汽车产业正加速融合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变革技术,社会亟需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汽车人才,而该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岗课赛证创”一体化课程体系,并应用到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中,创新设计教学模式,开展“预导学练评拓”六步层层递进教学,实现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课程模块与职业大赛三融通发展,使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练赛结合,练就过硬真本领。 相似文献
54.
严超群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3):107-109+136
在“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学院对道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通过对道路运输类土建行业进行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面的调研,进一步明确道桥专业职业面向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原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以岗位为主线构建道桥专业递进式课程体系,从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以提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道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更好地为产业链服务。 相似文献
55.
随着信息化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社会需要大量具备专业技术且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然而传统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所开设的专业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基于该方式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人才与当前的产业需求不适应,学生不具备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较难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该文探索基于产教融合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方式,密切结合产业需求,校企深度产教融合,以学科竞赛为基础,建立基于学科竞赛的产教融合创新环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且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人才。 相似文献
56.
尹洪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5):72-7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推动创新战略,拓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是我国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载体与服务平台。在产教融合大环境下,职业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仍存在融合度不足、发展不充分的现象。该文通过对现阶段科技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提出解决方法,为职业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探索路径,为实现新时代科技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7.
王娴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3):31-33
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的流程,对学生步入社会开展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培养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部分,对实际操作的关注不够,这不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际中。因此教师应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优秀人才,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该文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这四个方面论述产教融合理念下《产品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58.
高洁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3):114-116
《艺术设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需要把握产教融合带来的机遇,不断实现改革与升级。然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一定的问题。为促进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增强与就业市场的关联度,优化教学内容,展现专业特色,还要创新方法,改变方式,提升产学研用融合深度,也要科学考核,优化师资,完善机制,保障人才培育质量,通过有效应对《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实现人才培养的优化,从而促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9.
谢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9):30-32
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对实训课程的质量要求尤为突出,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市场对营销人才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实训课程模式在新形势下较难满足学生对营销技能学习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是必要且迫切的。该文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分析实践经验,将市场营销实训内容建立在营销岗位之上,将创新创业理念、职业技能标准等融入课程中,通过实训课程的革新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0.
高职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而科技成果转化是职业高校与经济社会接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简要分析了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现状,并根据存在的总体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教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导向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