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1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管理学   2147篇
劳动科学   169篇
民族学   783篇
人才学   235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5273篇
理论方法论   935篇
综合类   11248篇
社会学   1335篇
统计学   442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673篇
  2019年   609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634篇
  2015年   984篇
  2014年   2050篇
  2013年   1654篇
  2012年   1549篇
  2011年   1665篇
  2010年   1672篇
  2009年   1603篇
  2008年   1742篇
  2007年   1132篇
  2006年   961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试论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区,聚居着藏族、壮族、彝族、苗族、羌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具有丰富的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具体表现为不尽相同的各种自然崇拜观念、禁忌观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生态文化属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能减少其他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的实施费用。传统的生态文化的变迁需要其他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02.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行为愈渐频繁。由于政府在拆迁行为过程中角色的错位,未按照法定程序以及开发商的补偿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侵权行为愈演愈烈。新的《物权法》已经出台并付诸于实施,在这一新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如何去规制拆迁行为中的秩序,维护相对方的利益,明确各方责任将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03.
湘西民族文化生态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受到冲击,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已成为湘西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应充分认识湘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发掘和重构中建设好湘西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采取多角度、立体性地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湘西的影响,促进湘西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04.
在当代美国文学中,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已被公认为"现代经典小说"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作.从生态视角来审视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试图通过主人公霍尔顿回归自然这个切入点,分析这篇作品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905.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目标,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相对薄弱的生态意识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主要障碍。威廉·华兹华斯诗歌的重要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自然观渗透着一种浓重的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6.
实践法理学把法视为实践的智慧,从主体间性的哲学立场上把行动中的法看做是规范与事实相互关照的连续性结果和具有说服力的意见。从实践法理学的角度出发,环境法学的中国问题应该是政府失灵。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是主体间性范式下的生态体认观。环境法治的等置实践就在于认识社会事实与环境法规范的对立,推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培育社会的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907.
在美学史上,无论是研究美本身还是审美关系、审美经验,美的涵义都是一个绕不开的结。本文运用分析美学追求概念涵义清晰性的精神,运用审美生态学的理论,对"美的本质"这一美学史上千古难题做出再思考,认为美是人心中高悬的一杆标尺,是最高的理想,用以衡量万事万物的好与坏,不一样的标尺就有不一样的美本质观。在人类的审美历史上,经历了从客体化的天态审美场到主体化的人态审美场再到天人整生的生态审美场的范式转换,关于美的标尺的观念或美本质的观念也就出现了形式美观、真美观、善美观与生态整体价值美观,而生态整体价值美观则能将一切关于美本质的纷争包容其中。  相似文献   
908.
生态振兴: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绿色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挥生态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支撑功能,实现民族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既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转型,契合了马克思物质变换逻辑,又能满足解决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过渡时期,武陵山民族地区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上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同时还面临着扶持政策衔接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难、生产方式转换难和生态文化传承难等现实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在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中,武陵山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应立足本土自然生态空间与乡土文化场域,持续发挥生态文化的禀赋优势,从制度引领、产业衔接与技术创新等维度构建生态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909.
刑事手段介入生态环境领域非常必要,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对刑事法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生态刑事法与环境刑法的差异,并界定了生态刑事法律关系与生态刑事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生态刑事法学的三大理论难点问题,即因果关系问题、归责原则问题、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   
910.
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归国家所有的制度,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土地利益。现行征地制度和各级政府对土地利益的追逐,影响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的实现。要想真正实现农民的土地权利,就必须建构农民和国家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权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对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的重构。重构集体土地增值收益权,对缓解人地冲突、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及促进理性政府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