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1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76篇
管理学   1196篇
劳动科学   92篇
民族学   165篇
人才学   234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1806篇
理论方法论   315篇
综合类   4871篇
社会学   557篇
统计学   44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584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各国政治、经济、文体、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当代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行为方式的变化给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统一带来困难。恐怖组织和个人都是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与恐怖组织关系密切的组织,也应当成为法律的规制对象。反国家性而非政治性才是恐怖主义犯罪的动机,而实施恐怖主义犯罪的手段是否具有正当性或暴力性则不应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构成要件。恐怖主义犯罪对象的不特定性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特征之一。各国应当摈弃政治化对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影响,以列举具体行为类型的方式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982.
阿来在《尘埃落定》中,通过一个傻子“我”的诸多生命经历体验———苦乐,成败,得失,祸福,利害,真伪,善恶,美丑,以一个民族智者反省了“权本位”价值观念引发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主体历史方位感的迷乱,人性的异化与扭曲,使人成了单向度的人。阿来从人性的角度隐喻了其作品在当下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983.
周平 《晋阳学刊》2013,(3):106-115
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并扩张",民族"概念逐渐凸显并成为重要的认识工具。而"民族"概念被作为描述和分析工具广泛使用后,民族群体也从最初的取得国家形式的人群共同体扩展到多样性的历史文化共同体。在原初民族国家影响下,那些存在着多个历史文化群体的国家也将各个民族群体整合为统一的国族而构建民族国家。于是,一大批民族构成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出现了。对于这样的国家来说,民族问题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对国家政治共同体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多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存续。但迄今为止的历史都表明,多民族国家无法将民族问题"解决"掉。因此,将其置于国家治理的视野中,探讨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有效治理之道,就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984.
工业主义和实业主义都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理论,二者存有内在的理论关联和逻辑差异。圣西门的实业主义强调产业的全面发展、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创造、组织架构的生产效率、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然而,对其体系中工业主义思想的单向度强调,既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又导致了诸多危机的频发。重新发掘实业主义理论的优长,揭示实业主义与产业逻辑、金融逻辑、生态逻辑、人的发展逻辑的契合,从单维的工业主义转变为多维的实业主义,这对克服和超越当代中国社会危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85.
《江西社会科学》2013,(9):206-210
概念整合理论是由福克聂(Fauconnier)等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整合理论认为话语理解的过程是在线的意义构建过程。人们在理解汉语谚语时,会经历组合、完善、扩充等认知活动,将汉语谚语所蕴含的概念意义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意义。概念整合理论能细致地阐释汉语谚语的认知机制和意义建构过程,为汉语谚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6.
贺大鹏 《理论界》2012,(8):102-103
贝克特是爱尔兰剧作家和小说家,被公认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之一《终局》完美表现出荒诞派戏剧的典型特征,在主题呈现、语言技巧和时空概念等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该剧也使剧作家贝克特的戏剧创作逐步走向成熟,为西方现代戏剧的演进留下一个宝贵的经典。  相似文献   
987.
文章广泛汲取了关于平等、和谐的思想,利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效用、预期等方法以及时间序列分析和纵向比较的方法,从劳动、环境、家族、同窗、职业和行业等六个方面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个人感受的和谐度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提高个人感受的和谐度的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88.
一、引言西方有关隐喻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研究的重点也已经从语言学的修辞研究转到了心理学的认知研究,进而上升到了人类认知模式的研究高度。如Whorf认为,我们如果不依赖物质性的隐喻,就几乎不能谈及最简单的非空间场景。而在创时代性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莱考夫与约翰逊进一步认为,隐喻是人类核心和天赋的认知本能,是反映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一种基本方式[1]。同时,隐喻还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中国和西方之间,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和认知具有不同的表现。因而,作为语言、思维和认知的集中体现,隐喻及其使用必然存在中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989.
创新观念的生成过程是创新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相关研究先后经历了联想论、基线论、激活论、组合论等发展阶段。当前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创新认知法,关注的重心是观念生成过程中知识的可利用性和可提取性。聚焦具体的认知过程,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探究神经活动基础,是创新观念生成研究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990.
林文华 《南方论刊》2011,(8):92+94-92,94
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很好地说明了在粤剧表演艺术中,"虎度门"对表演的重要。在虎度门以回,你可以是你自己,跨出了虎度门一步,你就不能是自己了。演员不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要站到舞台上,便要忘记自己,全情投入到角色表演中去,这样,才能很好地塑造好人物形象,感染观众,获得观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