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83篇
  免费   1452篇
  国内免费   218篇
管理学   8630篇
劳动科学   441篇
民族学   612篇
人才学   922篇
人口学   324篇
丛书文集   9755篇
理论方法论   2211篇
综合类   18228篇
社会学   2813篇
统计学   917篇
  2024年   463篇
  2023年   1744篇
  2022年   1499篇
  2021年   2087篇
  2020年   1701篇
  2019年   1361篇
  2018年   630篇
  2017年   966篇
  2016年   1162篇
  2015年   1714篇
  2014年   3467篇
  2013年   2379篇
  2012年   2718篇
  2011年   3072篇
  2010年   2645篇
  2009年   2769篇
  2008年   2937篇
  2007年   2205篇
  2006年   1925篇
  2005年   1616篇
  2004年   1336篇
  2003年   1256篇
  2002年   1102篇
  2001年   868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纵向上体现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关系,横向上体现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且这种网状关系与公共领域中新出现的三类问题,即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成熟造成的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形态而使传统社会向新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的不当利用产生的问题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2.
53.
54.
社会性突发事件升级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秩序。其升级的诱因主要与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获得的社会支持和治理主体的迟钝行为有关。要科学合理有效地防治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升级扩散,必须加强对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疏导,提高地方政府和执法机关的管治能力,建立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机制,从而形成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55.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治理研究陷入了本土化与主体性双重困境,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深度转型,农村研究方法的缺陷以及大规模村庄研究的局限,要求中国农村研究回归深度的村庄研究,尊重农民主体性。在回归村庄研究的方法论上,文章认为要突破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等研究视角的局限,把市场化这一变量纳入分析视野中。村庄主位、农民主体、市场化过程同国家宏观治理体系的互动逻辑,应该构成后中国农村治理研究时代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6.
57.
58.
张贵  尹金宝 《城市》2015,(5):3-7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枢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形成南北均衡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格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问题,笔者从区域治理角度就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架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提出通过树立互动合作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区域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方式来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9.
60.
异地务工人员是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他们所享受到的社会服务却明显不足。多渠道多形式培育监管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尤为重要。结合仲恺高新区实际,培育模式如下:"家乡政府+本地政府+异地商会+法人企业"协同合作、"外来务工人员自身志愿公益精神"的挖掘发展、"社会组织+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三社联动;监管形式如下:建立完善评估监督制度、逐步完善税收监管制度、加强具体行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