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0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2621篇
劳动科学   182篇
民族学   2799篇
人才学   406篇
人口学   345篇
丛书文集   3569篇
理论方法论   713篇
综合类   8102篇
社会学   1415篇
统计学   138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1478篇
  2013年   1118篇
  2012年   1565篇
  2011年   1688篇
  2010年   1555篇
  2009年   1569篇
  2008年   1831篇
  2007年   1341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998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716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95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公众健康对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西部地区公众的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且在自然环境、保健服务、生活方式、西部大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为了提高西部人口健康水平,实现西部公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西部地区的地方病防治、卫生网络建设、公众健康教育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62.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何宝华 《南方人口》2007,22(3):59-64
本文就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已有的算法及其缺陷进行评述,考虑到AK模型能够比较好地刻画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教育本身的延时性,本文提出两条改进意见:发达地区可采用舒尔茨的教育资本存量法,非发达地区和全国范围宜在此基础上选用延期回归方程法,本文还结合深圳1978~1994和中国1978~1996年的样本对此作出解释和验证.  相似文献   
263.
当下区域人口发展面临的失衡风险之大、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长此以往将对民族复兴和国家永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规律,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已然成为破解少子老龄化、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瓶颈的战略选择。于是,依据2000年、2010年、2020年成渝地区16个城市单元的数据,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区域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综合水平,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了人口均衡发展内外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第一,成渝地区人口内外系统的耦合发展状况尚可,但均衡发展综合水平、内外系统协调性相对欠佳;第二,时序变化上,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由低到高,整体趋势向好;第三,空间格局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异质性,“双核独大”“节点崛起”与“中部塌陷”并存;第四,内部系统发展滞后逐渐成为制约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的主因。这意味着,要想真正实现区域人口均衡发展,一方面要从夯实内部根基入手,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还要着力提升劳动力质量,协调好城城、城乡之间的关系,以动态保持人口总量的势能优势,持续释放质量型人口红利,不断优化人口分布格局;另一方面,要尽力解除外部系统束缚,包括大力发展幼托服务、提升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264.
基于SBM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2001—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显著;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农作物受灾水平、劳动力密集程度和城镇化率影响,且西部地区南北方向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据此,提出增强灾害防范能力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提高农民综合素养,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健全财政惠农政策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等对策,以期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65.
日本过疏地区开发方式及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霞 《日本学刊》2007,(5):82-95
战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呈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是大量的经济功能和财富聚集在以东京为首的三大城市经济圈,另一方面是边远过疏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和经济衰退。日本纠正地区差距对策的重点是扶持和援助过疏地区的发展。本文重点论述过疏地区治理政策中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资为特征的开发方式的局限性,同时对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提出的以过疏地区为主体的内生式发展方式进行分析,最后梳理近年日本政府新实施的且对过疏地区影响很大的农业收入直接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66.
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政府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政府必须将公共利益作为政府行为的首要原则,确保公共利益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表现出了利益化、法外化、低效化的不良特征,导致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本文讨论了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的现实原因,并提出了规避欠发达地区政府行为公共性弱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67.
本文立足于对甘宁青近代皮毛贸易发展历程的前期研究,从时代环境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区域政治环境和贸易政策及民族和交通状况三方面剖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对皮毛贸易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特点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268.
基于2010—2019年苏浙皖地区县域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动态DEA-malmquist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测算,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分析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苏浙皖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大部分处于有效率阶段,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同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应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加快苏浙皖地区一体化进程,精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采取差异化政策等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69.
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农村地区 950 名 60 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过去 1 年的跌倒率为 26.84%,跌倒发生地点多数在室外(70.20%),以上午居多(53.7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非独居、有抑郁症状、衰弱、患脑卒中的老年人具有高跌倒风险;80 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风险更低。总体来看, 合肥市农村老年人跌倒率较高,老年人跌倒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 降低跌倒风险,提升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70.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50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有过多次大动作:第一次大动作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骨干项目156项,就西部来讲,仅陕西和甘肃这两个省差不多就有40个项目。第二次大动作是“三线”建设,差不多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国家投入了2050亿元,其中有几年的投资几乎占了全国总投资的一半。第三次大动作是在70年代初,中央决定引进一批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重大成套项目47个,其中23个放在西部。第四次大动作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中部进行的三峡、小浪底、二滩等特大型水电项目,油田、油气田的开发,煤炭基地,南昆线、南疆线等铁路项目建设,还有通讯、航空方面建设。国家这四次大的举措,为西部开发奠定了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在这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这些地区市场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东部地区发展提供市场和能源、原材料支持,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