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17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93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安强 《天府新论》2022,(2):封二-封三
“妮莎”是羌语的音译,意思是“至善至美的话”。老百姓说是“话”,其实是大,以唱叙天地形成、山川来历、人类诞生、风俗来源、人群交往、生生亲和、美美与共之事。因所唱之,传唱已久,叙事生动,深富哲理,风趣活泼,感染力强,深得人们喜爱。目前,妮莎古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茂县和黑水县交界地带,在松潘县小姓乡、镇坪乡及茂县叠溪镇等地甚为流行。这里山清水秀、民族交融、古流响、引人向往。  相似文献   
992.
班固《咏史》诗通过叙写“缇萦救父”故事抒发自身感慨,并将缇萦的形象凝缩在“鸡鸣”古的典故中。借“鸡鸣”意象抒发情感源于《诗经》,其中郑风《女曰鸡鸣》以“鸡鸣”交代谈话时间,《风雨》通过风雨中的鸡鸣起兴,《齐风·鸡鸣》和《小雅·庭燎》则保存着周代“鸡人呼旦”的礼乐仪式信息。司时卫士模拟鸡鸣报时,曲调雄壮高亢,直到汉代军中和宫廷依然沿用,并配乐收入乐府,但也带来曲调和风格的分化。《史记·项羽本纪》的“四面楚”,或是军中“鸡鸣”的变调。楚调激昂凄婉,与缇萦的急切心情相契合。“鸡鸣”典故承载着班固的激情,也凸显出班诗内敛、含蓄的学者型诗风。将事象、文化背景融入一个名词性典故,是汉代文人诗叙事兼抒情的艺术特色,也是汉诗由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过渡。钟嵘评价《咏史》“质木无文”,是基于南朝的审美观念,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993.
现存稿本形态的汉乐府民间辞中的程式是口头诗人在长期演唱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韵式和形态的特定单元,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组合,是汉乐府民间辞创作和演唱的生命力所在。口头诗人在现场演唱汉乐府民间辞时会根据具体语境对程式和演唱的内容作相应调整,或增添,或删减,或拼合,或分割,同一首诗的不同版本应是其在演唱过程中不同的呈现方式。两汉时期的文人创作虽然已从集体口头创作中分化出来,但文人创作对汉乐府民间辞中程式的使用表明,汉乐府民间辞的传统创作法则依然影响着两汉的文人创作。借鉴口头诗学的视角、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乐府民间辞程式化创作的诗学技巧,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有助于构拟和复原中国早期口头诗创作的原初状貌,也有助于我们深入地审视口头诗在文字社会创作、演唱和流布的历史过程,对我们认识中国早期古典诗的口头性质和文本属性有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