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30篇 |
理论方法论 | 4篇 |
综合类 | 101篇 |
社会学 | 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刘新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159-164
通过对前人对文白异读的比较确定本文文白异读确定的原则,从古今对照的角度分析了海南闽语文昌话的文白异读在声母、韵母、声调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2.
丁治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90-92,128
中古曾梗通三摄舒声韵合并是山东方言东潍片的重要特点,这—特点形成于明代中叶,绵延至清末民初。但在历史上,该特点具有普遍性,覆盖整个山东地区,后随同北方方言的变化,只偏安于海隅。这就形成了现代山东方言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3.
闫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207-208
中国民歌韵味美体现于戏曲、说唱等多种民间艺术的审美追求基础之上,它集字韵、声韵和情韵三者的相互协调、配合和融通。 相似文献
64.
张令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2):87-89
将宋代江浙诗韵入声韵部分成四部,在此基础上,详尽分析了53位诗人入声用韵通押情况,并列表显示.举例说明其四部通押的表现形式,以期得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65.
66.
对南桐矿区方言音系进行描写 ,对其声母、韵母、声调及单音字进行分析 ,这对南桐矿区的对外开放及重庆方言志的编写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7.
68.
69.
本文通过大量的例证,分析了西周金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韵关系,认为西周金文通假字与本字在声韵的关系上,以同音字数量最多,约占26%;其次是双声和叠韵,各占约11%;再其次是旁纽、对转和旁转,准双声、准旁纽和旁对转数量都较少,邻纽和通转则是个别的。结论:西周金文中同音通假字是主要的,音近通假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70.
广西西南部的靖西、德保、那坡三县及邻近地区多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 ,可概称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通过考察该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靖西话的汉语新借词读音 ,可找出桂西南南壮方言区学习普通话声韵失误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