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7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290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改革开放后,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价值选择也呈多元化趋势,这对大学生伦理观的形成有具有重要影响。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康熙家训中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其中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伦理观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杜甫的亲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颇有个性色彩,其情感的广阔性、深重性、真挚性非常鲜明。这一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杜甫深受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其漂泊的人生经历和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中心主义的诘难表明其尚不能摆脱旧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藩篱,其对自然中心主义之“自然主体性”、“内在价值”之质疑是因为它仍从人的本位出发来定义“主体”、“价值”,且往往陷入循环论证;其对“自然中心主义” 伦理观“妨碍”人类实践的非难是因其仍不能超越急功近利;而自然中心主义以其对“主体”、“价值”的重新定义,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深层的反省和认识,并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伦理思辨空间。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三江县梅林乡车寨村是典型的侗族传统村寨,灵魂观是当地侗族人观念世界的核心。复杂的宗教信仰及信仰礼俗蕴藏着侗族人独特的灵魂观。车寨的宗教信仰体系中不仅有草木、山石崇拜等自然崇拜,萨岁、土地公等神灵崇拜,还包含信奉灵魂不灭的祖先崇拜。这些复杂多样的信仰及相关祭祀仪式,镶嵌着当地侗族人的生态伦理观和灵魂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侠片中的神怪元素与电影高新技术的结合,催生了魔幻武侠电影,通过对武侠电影类型元素的继承而与武侠文化建立起关联。中国式魔幻武侠电影孕育的土壤是中国悠远的神话传统与"剑仙文化",从20世纪20年代神怪/武侠片热潮到当下中国魔幻武侠大片都在其中汲取资源,与域外魔幻片强调恒久的"善恶对立"主题相异,国产魔幻片也在本土慈悲世界观的宽恕包容和世俗化情爱母题中不断耕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Le Guin, 1929—)的《天堂车床》(1971)立足于道家的整体论视野,从诊断学视角,以疾病的隐喻,反转了成功与失败、真实与假象、技术进步与永恒自然的二元对立,有效地揭示了人类过分追求创造性与主体性之弊。小说不仅再现了道家技术观与当今西方社会“技术至上”观念的对峙,同时,也提出了技术专家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高速进步,也肩负着维护社会秩序与“合乎自然”的宇宙秩序的责任。该小说提倡道家负责任的“无为”、“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观,反对“英雄式”介入、力量滥用的美国当代功利主义技术伦理观,在当今技术“风险社会”,无疑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鉴于现代技术的复杂性,应从整体论出发,平衡两种技术伦理观,“中和”两者的优势,以应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人口、种族、贫困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经济在新时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我国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从根源上看还是思维方式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不科学的发展观、不公正的伦理观、片面的私德观、缺位的政绩观是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在理论上确立了关于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 ,它主要的特征是将伦理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 ,扩展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领域 ,它的核心思想是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它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是人对待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地球上各种生物和自然界应抱什么样态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巧月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3):24-25,47,48
随着社会生活个性化色彩的加重,传统伦理观约束能力的不断削弱.青少年性道德观和性行为也在发生着变化。针对近年来未成年少女引流产比例的逐年升高,2006年,“象山县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在象山县职业中学正式开设,后又在全县23所中学、职高、技校开设,建成了11所“青春期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