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8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0篇 |
劳动科学 | 47篇 |
民族学 | 88篇 |
人才学 | 97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585篇 |
理论方法论 | 398篇 |
综合类 | 1238篇 |
社会学 | 263篇 |
统计学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46篇 |
2014年 | 345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76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163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55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日美同盟关系的维持与发展是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尤其是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战后日本安全防卫的根本保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美同盟关系也在不断更新内涵和调整功能。2001年“9·11”事件后日美同盟关系的重新调整,既是对1951年日美安保条约签署以来历次调整的继续,更是对过去的超越;既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全球军事战略重新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客观体现,又是日本借机实现国家利益的主观诉求。日美同盟关系的调整不仅为日本的安全防卫和政治外交政策带来了变化,而且还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战略态势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2.
李存朴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3):68-72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西方国家以外交、武力手段对中日认同的传统世界秩序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冲击。中日对此分别做出了回应:清朝中央政府固守朝贡体制,广东地方政府作了初步变通,而日本幕府则摇摆不定;中国知识阶层开始重新关注西方世界,但日本知识阶层认识西方世界的著作更多、水平更高,并抨击幕府的锁国政策。中日对西方的不同态度影响了此后两国历史的发展,并预示了19世纪中叶两国开国之后将走上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23.
日本华人新移民文学在其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前辈留日作家的某些传统,也展示出自身因时代影响而形成的现实特色.本文在大体梳理出日本华人新移民文学三个阶段的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其所蕴涵的纪实性、边缘性和道德性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24.
文章首先论述了五四前后日语在西方诗歌译入中国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日语桥梁作用的形成原因,进而阐明了真正决定日语中介角色的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诉求,而非诗歌发展的内需。 相似文献
25.
26.
27.
《申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新闻报道内容多、信息量大 ,涉及当时社会各个方面 ,其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都较高 ,对国内民众的影响较大 ,为我们今天研究中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28.
中日两国在史学发展的历程中,都出现过强劲的疑古思潮。中国自古史学遗产丰厚,疑古思想的发展也源远流长,至清代乾嘉时期,有崔述撰著《考信录》,学术成就粲然,对近代日本和中国的疑古学者都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进德国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理念,结合中国传入的考据学方法,形成一股近代化的疑古思潮,发展至20世纪20~30年代,形成津田左右吉的"日本神代史抹杀论",中国在同一时期则出现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引发一场学术论辩。由于中日两国具体国情、文化背景和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日本的疑古思潮取得最终胜利,而中国的疑古思潮则被排斥、抑制而失败。分析这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可以得出必须清算"二重证据法"给历史学界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确立历史学以求真、求是为第一准则等学术启示。 相似文献
29.
中日装备制造业贸易规模与结构的主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2011年间,中日装备制造业贸易总体来说中国呈逆差状态,且逆差额以年均10.8%的速度递增,2011年中日装备制造业贸易逆差额是1995年的5.2倍.根据联合国《经济大类分类标准》(BEC)以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3版)5位数产品分类,中日装备制造业贸易结构中资本品比重不断下降,由1995年的55%下降到2011年的48%;中间产品比重不断上升,由1995年的38%上升到2011年的46%.17年来中日装备制造业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资本品减少,中间产品增加,但除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之外,中国其它类装备制造品竞争力指数均在一般水平之下. 相似文献
30.
日食在古代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星占学中,日食是最严重的灾异之一,皇家在日食时必须进行救禳。由于预报日食的需要,古人对日食的科学认识在不断加深,天文历法不断发展且日益精密。但科学认识的进步没有消解对日食的宗教性迷信,救日仪式不仅延续到清代,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西方的科学主义,它以理性服务于宗教和人事的生活目的,与神秘主义相兼容,是一种经验理性主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维,因此也就无法发展出近代科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