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0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54篇 |
劳动科学 | 84篇 |
民族学 | 115篇 |
人才学 | 111篇 |
人口学 | 105篇 |
丛书文集 | 983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284篇 |
综合类 | 2914篇 |
社会学 | 543篇 |
统计学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60篇 |
2014年 | 371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370篇 |
2011年 | 428篇 |
2010年 | 399篇 |
2009年 | 408篇 |
2008年 | 543篇 |
2007年 | 365篇 |
2006年 | 286篇 |
2005年 | 265篇 |
2004年 | 224篇 |
2003年 | 164篇 |
2002年 | 159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崔国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7-48
教材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学生习作水平不高与教材内容的编排有直接的关系,教材应当淡化阅读教学内容,增加习作教学的分量。应当结合教材选文的特点,在课后练习题部分添加习作训练的要求;结合单元训练的主题,安排专题式的习作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32.
水,作为一种自然物质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经历了漫长的民族文化积淀成为一种独立意象存在于中西方文学之中。比较阅读康拉德的海洋小说和沈从文的《边城》,并从两位作家对人与水/海所代表的自然的关系的不同认知以探讨中西文化以及民族性格对作家的影响及其在各自作品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F0003-F0003
1.内容要求:要求主题突出、论点新颖,论据可靠,论证缜密,结构严谨,文字精炼,语言文字合乎规范,有独到见解,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4.
2011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交替的一年,可以说也是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一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战略型新理念与新思路,可以概括为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八字方针。调结构、变方式与促开放,成为西部开发新10年尤其十二五期间的最高主题。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状况与发展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刊就十二五规划期间西部地区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趋势,采访了学者刘斌夫先生。 相似文献
135.
136.
怀旧主题的创作在于对过去生活和文化的追思,是对情感的缅怀。人们强烈的思考和记忆使我们对以往的生活产生怀旧的感情,比如对童年和青春岁月的怀念、思念故乡的场景等等。本文旨在从油画创作角度探索怀旧主题场景油画的表现方式,更为确切地阐述怀旧主题场景油画其背后的情感表达所对应的独特艺术语言。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解读怀旧主题场景的相关概念以及怀旧主题场景的文化内涵。其次,通过对怀旧主题场景油画作品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的梳理,分析怀旧主题场景油画创作的艺术形式。最后,将其中能够表现怀旧的绘画语言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进而阐述笔者的怀旧主题场景油画创作——《岁月如歌》系列作品的实践,并由此去寻求个人的创作方式,总结个人的艺术符号、探索个性化的绘画语言,逐渐整理出适合自己的创作之路,以此传达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岁月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37.
138.
“死亡”儿子4年后竟复活人间陈桂花和丈夫王宝林是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乡一村的村民。早年,陈桂花曾多次怀孕,但每次都流产了,失去了生育能力,她向丈夫提出去收养一个孩子。陈桂花的舅舅在龙蟠乡一家医院工作,她很快找到舅舅说出了打算收养孩子的想法,想要舅舅帮忙,舅舅一口答应了。没过多久,2003年4月24日上午,陈桂花夫妇从舅舅所在的医院抱回了一名男婴。 相似文献
139.
刘莉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75-77
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社会的建设则是当代中国建设的主题,此二者一古一今,一学术一实践,然二者却又是一脉相承,前后相依。中国古典美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而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又促使中国古典美学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0.
胡元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358-360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死亡委婉语。两种语言均以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来构成委婉表达,并形成相似的概念隐喻和转喻,说明两个不同语言民族在认知方式上的一致性和相似的生死观。不同之处则体现出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