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5篇 |
免费 | 96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2篇 |
劳动科学 | 73篇 |
民族学 | 91篇 |
人才学 | 32篇 |
人口学 | 97篇 |
丛书文集 | 817篇 |
理论方法论 | 184篇 |
综合类 | 2201篇 |
社会学 | 412篇 |
统计学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35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48篇 |
2014年 | 304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282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297篇 |
2008年 | 387篇 |
2007年 | 245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水”、“月”、“死亡”是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象征意象。它们不仅渗透着华夏民族共有的审美情感,而且从本质上寄寓着回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52.
对唐以来岭南游宦诗作按不同朝代进行搜罗梳理,分析诗人们眼中的岭南风物,可以明显体察到他们对岭南地域从恐惧到超然、强势及认同的情感演变轨迹。探寻其因由,应与当时岭南经济、文化、文学地位之变化,诗人在岭南当地政治生活环境之区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生命与死亡是哲学不可回避且历久弥新的话题,亦是人类锲而不舍、苦苦探索的千古之迷.我们应当借鉴中西文化众多生死智慧,思考和探讨生命的价值和超越死亡的途径,为现代人解决死亡带来的恐惧与困惑,合理地规划人生境界和生命价值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4.
郑青同志最近编著的科普书籍《最后归宿》,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视角,阐明如何对待衰老与死亡,对生老病死这些并不轻松的话题坦言直陈,表现出对生命历程的深刻领悟,这对帮助老年朋友珍惜人生、理解归程,从而弹奏好生命的最后一个乐章是颇有裨益的。人总是要死的,但不少老人却谈死色变,视为禁忌,怀着深深的恐惧感;有的人则企望“长生不死,得道成仙”,从而为“法轮功”等歪理邪说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出:“生命迟早都有一个归宿”、“衰老是人生正常生活的自然规律。”人的老化过程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 相似文献
55.
阎怡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海子的短诗更真实地接近他的生存状态。海子对终极价值的思索与追寻、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深沉感悟以及眷恋一切美好事物的悲剧情怀使海子陷入迷惑与痛苦之中。为了付与价值渴望在自己生命中的主体位置 ,他不惜放弃一切现实幸福之路。这样 ,死亡意象便占据了他诗歌的核心位置 ,具有宽容之美、未知之美、凄厉之美。他的诗句源于情感的涌动 ,在艺术想象和语言组织方面显示了强烈的个人化特点。 相似文献
56.
贾琳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37-138
爱伦·坡的诗歌和小说作品大都呈现出恐怖的风格,其作品不仅充斥着各种可怕的意象,曲折离奇的死亡情节,还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各种丑恶现象进行了描述和思考。其作品最突出的美学思考即人性之恶、知识之恶和死亡之美,但是作者对于丑与恶的描述恰恰源于他对于纯粹的精神之美的追求,这种追求突破了当时主流的理性思考。如果从坡的独特经历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坡审丑的美学尝试无疑是超前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58.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9-61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作为男性唤醒女性的运动,担任启蒙者的男性没有意识到自身潜意识中封建男权传统的残留,并在他们建构新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植入新的男权意识。解放区作家孙犁的抗战小说,以诗性之笔勾画了一群生活在冀中平原战争年代的美好女性形象,而在美好想象的背后隐含了叙事者男性中心的叙事立场。 相似文献
59.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
民族志书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受到持续不断地批判与反思,是与其内部存在的诸多悖论有关。"零度"书写与"非零度"书写、"权宜"书写与"权威"书写、"变生为熟"与"变熟为生"以及书写"神秘"与"神秘"书写等诸多矛盾,就是民族志书写场中矛盾复杂性的最好表征。因此,只有不断地对这些矛盾进行解构,探究出产生这些矛盾的逻辑和实践机理,才能为当代实践民族志书写范式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和事实论证。 相似文献
60.
刘鹏翔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44-50
中国传统正史及方志中以国家为中心的民族历史书写范式,将各少数民族历史不断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实现少数民族由“化外”向“内属”的过渡,无意中形塑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通过自下而上的政治和文化行动进行回应。历史上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的构建是中央与地方双向用力的综合架构,对中央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挖掘,方能呈现出民族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为当下铸牢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历史基础,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