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09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9篇 |
劳动科学 | 90篇 |
民族学 | 22篇 |
人才学 | 37篇 |
人口学 | 96篇 |
丛书文集 | 656篇 |
理论方法论 | 148篇 |
综合类 | 1731篇 |
社会学 | 385篇 |
统计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226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251篇 |
2011年 | 241篇 |
2010年 | 265篇 |
2009年 | 273篇 |
2008年 | 312篇 |
2007年 | 248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32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79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关于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交通肇事案件的数量逐年递增,每年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驾车逃逸,导致许多本来可生存下来的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身亡。这种恶劣的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不断曝光,公众舆论一片声讨,法律界也为之震惊。为了保护被害人,也为了进一步有效地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新刑法对“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做了规定。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在2000年11月1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也对… 相似文献
992.
英国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死亡的主题.死亡美学主张死亡作为崇高的对象之一压倒了理性存在者的理性,让人们从庸俗普通走向真正的道德自由.它要求艺术在直接地呈现人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保持本身的社会性批判维度.它指出了一条面对文本的批评之路批评是在贯彻一种能够引发反思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93.
付小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在有具体被害人的犯罪中,犯罪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私人法益的侵害,因而,应合理设计犯罪惩罚与被害救济之间的平衡。以罪刑均衡为基本原则的量刑应以责任为基础,兼具犯罪预防的基本需要。刑事损害赔偿作为恶害的承担,满足了报应的需要,降低了犯罪的实害程度,从而减轻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实现了犯罪人对自身罪行的部分救赎,确证了法规范的有效性,也有助于犯罪预防的实现,量刑上从轻于法有据。同时,赔偿还兼具犯罪恢复的社会价值,是市民刑法更关注人权、人道与人性的基本践行,因此,刑事损害赔偿应作为刑事司法中重要的量刑情节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994.
宗教特别关注人死亡后之世界,存在多种解释.以伦理学的视野研究宗教对人之死亡的超越有如下5个特征第一,由至善与神圣存在概念所决定的能超越的伦理学特征;第二,由人之死亡的两种含义所决定的超越性的伦理学思想特征;第三,依据凡俗如何实现其神圣所决定的实践性的伦理学特征;第四,分析能所关系所得出的超越性的伦理学思想特征;第五,此超越性伦理源于何处的伦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5.
20世纪 3 0年代以来的现代文学 ,表现出对待死亡的自然主义态度 ,即一种对待个人生命终结不迎不拒、不喜不忧、随其自然的态度。这种生死观的产生有其现实原因和文化传统渊源。文章还在与五四文学的个性主义死亡观的比较中 ,阐释了自然主义死亡观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6.
机动车单车事故情形下的保险金给付责任——驾驶员被自己所停车辆溜压致死之情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卫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机动车单车事故乃指无加害人存在之机动车事故.在我国,由于机动车对人赔偿保险均采用责任保险方式,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前提乃被保险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单车事故受害人无法得到保险保障.驾驶员被自己所停车辆溜压致死的为典型的单车事故,虽然受害人属于条款所约定的"第三者",但判断保险人是否承担责任时必须明确相关保险条款的制定目的及其相互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能忽视任何一款规定之应有法律规范作用,在立法论的制度设计上需给予单车事故受害人应有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7.
郭立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1):186-188
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小说《杯酒留痕》是一本为了诠释生命而描绘死亡的书。七十五个长短不一的独白建构起交错的历史与现实的空间,此时与彼时的时间。在这无限的时空中,作者探索着生命与死亡的关系,揭示着生活与人性的永恒。斯威夫特在小说中从历史的空间,现实的空间,永恒的空间三个维度建构起立体的文本大厦,这一空间形式深化了作品对生与死的探讨与阐释。 相似文献
998.
康德基于人们在社会生活里面临幸福与德行的矛盾,提出了实践理性二律背反的命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的认识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现实分离。两种理性分离的实质,在逻辑上是两组真值指派条件的不等值,哲学上乃是主体在相对有限、非均衡分布的资源环境背景下,分别从自身利益需求和社会德行规则出发所作出的两种生存谋略的不一致。康德对人类理性的运用仅限于处理知性材料的理解,而忽视了理性对主体自身利益需求可变性的自觉知应。死亡则是实践主体可能进入幸福欲求与德行准则内在一致状态的人生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999.
中美产品责任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 ,产品责任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突出和必要。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产品责任法的比较 ,分析两国法律在产品责任立法、责任性质的认定、归责原则以及损害赔偿方面的异同 ,一方面为解决中美贸易中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障碍做一些铺垫工作 ,另一方面也为对中国未来的产品责任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