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11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266篇
综合类   403篇
社会学   237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先哲说,最无私的爱是,为了爱,可以舍弃爱。青春是一串感叹号,爱得明媚,恋得忧伤。往事一幕幕浮现,她复制了一个曾经的我。我们都在青春年少时,爱得简单,恋得壮烈,直到受伤倒地,像一个只一为燃烧而生的爱神。  相似文献   
62.
从1996年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每年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过春节:慰问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等“穷亲戚”、看望劳教人员、走访先进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63.
残疾人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难题,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社会事业。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纷繁复杂,其中,模糊的政府职能定位、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与落后的福利观是造成当前残疾人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积极福利思想主张在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福利多元化发展与社会福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被动的经济福利保障为积极的发展型福利支持,提升残疾人就业资源使用效率与助残就业帮扶效果,最终使残疾人实现就业发展与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64.
《江西社会科学》2016,(3):218-224
利益补偿和权能激发是政策主体对象化行动的基本目的,规定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实践路径,其中:利益补偿是基础性的,其核心特征在于政策主体致力于保障弱势者无差别的基本权利;而权能激发则是整合性的,其根本在于政策主体从个体、社区、组织等层面整合资源并遵循竞争性原则为弱势者增权。研究发现:残疾人公共参与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化、体制规定性和直接利益倾向特征;在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基础上,社会服务均等化发挥着对公共参与更全面、更积极的影响;社会服务均等化对残疾人公共参与的促进作用是以社会保障均等化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均等化程度越高社会服务均等化也越高。  相似文献   
65.
曲绍旭 《学术论坛》2012,(6):176-179
福利多元主义以去中心化、决策参与等价值观强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参与,这与我国所倡导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灾后救助理念不谋而合。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灾后残疾人社会救助需进一步明确救助主体、救助方式及救助性质等方面,从而通过帮扶项目的定位、救助力量的凝聚、部门关系的拓展来构建完整的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66.
东北三省农村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宝安  姜丽 《兰州学刊》2012,(1):106-112
承中残联项目"关于东北三省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调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保障学系的师生于2011年3月—11月在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进行抽样。抽取了13个市(县)的52个乡,143个自然村的共4360名残疾人作为样本。论文在对4360个调查对象组成的样本做了SPSS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六类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口的婚姻状况差异很大,分析了关于残疾人的婚姻影响因素,总结出农村残疾人婚姻方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67.
当前,农村精神残疾人面临着贫困程度深、社会保障供求缺口大、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不完善的生存困境,以及社会歧视、社会融合受阻的发展困境。建立全社会相互配合的治理体系是帮助农村精神残疾人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8.
李莹 《人文杂志》2012,(3):172-178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于社会建设以及社会福利促进的日益重视,关于社会服务组织的管理以及如何处理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组织的关系问题急需研究。本文选取北京市民办残疾人服务组织这一领域,考察北京市的管理政策创新、民办服务机构的发展状况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研究发现,2007年以来,北京市政府与民办残疾人服务组织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满足残疾人士的多样化需求。但同时北京政府部门与残疾人服务组织互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实践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9.
70.
肖萍 《社会工作》2009,(15):46-48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探索社会福利体制的“社会化”之路。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提出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总体要求,制定了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优惠政策。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由此成为加快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具体措施也被简化为“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最先出现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