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2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825篇
劳动科学   189篇
民族学   192篇
人才学   211篇
人口学   1126篇
丛书文集   1683篇
理论方法论   1078篇
综合类   4756篇
社会学   3407篇
统计学   31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1513篇
  2013年   1049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1106篇
  2010年   1215篇
  2009年   1080篇
  2008年   1178篇
  2007年   759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39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倪志芬  伟宏 《老年人》2004,(12):28-29
去年夏天,我的老伴走了,他是和好友去葫芦岛旅游,在路上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得知噩耗,我哭得昏厥了过去。亲友们都来安慰我,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可他们哪里知道老伴在我心里的分量啊!我和老伴都是甘肃人,20世纪60年代从偏僻的大西北来到北京求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我们兴趣相投,患难与共,感情真挚深厚。结婚几十年,我们养老抚小,勤奋工作。虽说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彼此关爱,心心相印。退休后,我们携手相牵,享受天伦之乐,家庭温暖幸福。可是,好日子才开头,老伴却撒手人寰,离我而去,这怎么不叫我肝肠寸断,悲痛欲裂!老伴走后,一双儿女轮流过…  相似文献   
52.
我遭遇了一场“奇怪的婚姻”,虽然也算得上嫁入豪门,但是,这个家庭却在我嫁过去之后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丈夫、婆婆、公公,每个人都是令人不能理解的奇怪举止——  相似文献   
53.
再婚不仅是跟这个人结婚,而且是跟这个家庭结婚——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没有宽容之心,你就会因为一些具体的事情大伤脑筋,不信请看下面这个事例。  相似文献   
54.
付兰玉 《社区》2002,(4):33-33
好朋友敏打电话向我诉说她的苦恼:结婚以来婆媳关系一直紧张,刚开始夫还从中安慰调解,现在战线明显偏向他妈一边,致使现在发展到夫妻关系也日趋紧张。 放下电话,想想其实不只敏,自己不也曾经有过像敏这样的烦恼吗?婆媳关系一直是家庭矛盾的焦点。你要问起来呀,那可真是“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其实现在的婆婆是很满足的,只要做媳妇的稍会“来事儿”,就能使关系变得融洽。媳妇会不会“来事儿”的关键就在于所站的角度问题,  相似文献   
55.
为了进一步改善家庭经济生活环境,我和老公一商量,两人同时跳槽了。他进了一家贸易公司,我去了一家通讯公司。他合同上的年薪是我的四倍。最初,老公对这个跳槽的结果极为满意,他劳动合同上关于工资的那些条款,恨不得每天晚上跟我读一遍。我喜滋滋地听着,仿佛看到花园洋房从他的唇齿间冒出来。好女人不是一所学校吗?他在我这所学校里炼成百万富翁也是我莫大的荣耀啊!每次我都用崇拜的眼神电光闪闪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56.
《老年人》2005,(4):62-62
作为一名记者,关注家庭健康多年,总觉得也应该把自己的求医经历写出来,供他人借鉴。我的母亲八年前突患精神疾病,这对我们来讲犹如晴天霹雳,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北京天正中医研究院的刘泳宏教授,自从服用她研制的“舒心健脑”系列中药后,母亲的病才奇迹般的痊愈了。我在感叹刘教授高超的医术时。也从心眼里感谢“舒心健脑”系列中药,希望饱尝精神病折磨的患者能早日用上这样的好药,早日脱离痛苦。  相似文献   
57.
《社会学》2005,(3):38-44
对“家庭是否正在衰亡”的讨论已经旷日持久,近几十年来家庭行为和态度的重大变化使这一争论再次成为焦点。一方面,有学者把这些变化解释为家庭衰落和解体的象征,认为这对个人和社会不利。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家庭只不过是在变迁,而不是衰落,认为那些变化既可以视为有利,也可以视为有弊,或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58.
冷若双 《老年人》2005,(10):30-30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她妈妈正在和几个人打麻将。我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伯母”,她瞟了我一眼,鼻子哼了哼,算是发现了我,然后继续搓麻将。我感到委屈,但那时还没有决定嫁过来,也就没往心里记。一年后,我们结婚了,由于没有房子,只能住到婆婆家里去。再次跟婆婆见面时,我勉强地叫了  相似文献   
59.
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家庭中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从家庭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0.
老唐 《老年人》2004,(9):24-25
退休前,我虽然只是个小科长,但因为手中有一点权,找上门来的人还真是不少。退下来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再也没人理睬我了。在家“窝”了两年,我想这样不行,就去参加各种老年活动。到外面一走,信息灵了,见闻多了,心情好了,我发觉自己根本就不老,好像还年轻呢。外面的世界真的好精彩,可是越精彩,我对家里的老伴越有反感。她退休前在厂里搞财务,也许一辈子跟数字打交道,人都弄得呆板死了。说到兴趣爱好,她跟我完全相反。我热衷的事情,她一件都不感兴趣。她对练气功倒是十分痴迷,一天到晚满脑子就是“吐纳”、“气感”、“开天目”之类的玩意儿,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