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139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9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56篇
理论方法论   371篇
综合类   5778篇
社会学   530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52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尤金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写的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她的小说,情节波澜起伏,结构上特别注意布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惯常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并善于把叙事、写景与抒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2.
现代小说时空与节奏的同质异构关系初探马理关键词:现代小说情节时空节奏时间与空间既是自然界存在的、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形式。小说离不开情节,有情节,事件在叙述中就有一个特定空间和前后相续的内在关联过程;同时,语言表达中也就自然寓有形象的间接可视...  相似文献   
73.
出现于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小说,既与日本新感觉主义小说有着相似的思想与艺术倾向,也因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明显区别。就相似方面而言,在思想倾向上,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亦注重暴露大都市的病态生活、病态人生,细腻、生动地揭示现代人的潜意识活动及性苦闷特征;在艺术上,则呈现出与都市生活、人物心理相关的或杂陈、或急速、或舒缓、或冷艳的节奏与风格。就相异方面而言,一是超越了性本能的规范,注意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二是在表现手法上,摈弃了日本新感觉主义小说的杂沓与无序,注意了文句的逻辑性、连贯性。  相似文献   
74.
《聊斋志异》是清初文学巨匠蒲松龄倾毕生心血写成的 “孤愤之书”, 其中颇有几篇以案例为题材主体的公案小说佳作, 如脍炙人口的 《胭脂》、《冤狱》、《诗谳》等。评析这些作品思想上的进步倾向和艺术上的独特成就, 对于领略古代执法者 “仁爱为本”、“实心为政”的治狱思想, 汲取他们在具体办案中的经验教训, 促进法制文学的昌盛繁茂, 探讨法律文化与社会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 或许都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75.
王晓玉在其丰厚生活积累的基础之上, 构成了她创作的独特追求, 也形成了她创作的主题意蕴。她以其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 强调创作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她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 努力写出她们对悲剧命运的不屈抗争, 在创作中力图将笔深入社会的深层和人性的本质中, 从而表达她对历史、社会、人生的道、情、理的思考, 这使她的小说在写真事、描真人、抒真情中, 现出其思想的深度和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76.
《窥视者》是法国新小说派领袖阿兰·罗布—格里耶的代表作。它典型地反映了新小说派反传统的特点。这部作品在艺术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以“物本主义”代替“人本主义”:第二,巴尔扎克式小说的终结——故事、人物的瓦解;第三,迷宫般的结构形式——重复法、反射法、时空交错法等。这些特征既体现了新小说派反传统的一面,又体现了新小说派创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77.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是英美小说理论史上最重要的单篇论文之一,它奠定了英美小说理论形式主义传统,也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宣言,并且基本指明了成熟期詹姆斯文学发展动向,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文本细读。这篇论文除了体现了詹姆斯的美学观点外,还包含了大量的英国文化信息。英美小说理论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话语和艺术经验之间细针密线的缝合,所以对中国读者来说,困难来自于对二者细致的剥离。细读这篇文章,既要分析该文的立论之递进的结构和多元层次,又需要勾勒出该文主要观点所指涉的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78.
微型小说是小说大家族的一枝奇葩,对于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对这种独特文学形式从字面理解其联想意义是不尽相同的。读者的认知语境源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多样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知语境的多样性和无限性。于是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信息的解读激活认知框架,经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找到迎合目的语读者心理的文本。本文结合微型小说《威风》一文从认知视角探讨微型小说英译文的标题、人物形象和叙事节奏,以期为翻译提供更大的路径。  相似文献   
79.
六朝志怪小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好奇,这种特性不仅仅表现在书目和内容上,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和美学价值。本文主要从探寻作家收集记录这些怪奇灵异之事的审美标准和原因的角度,以窥六朝时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80.
虽然性别变化是人们未曾经历的事情,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古代小说对此进行想象,自六朝志怪小说到明清小说皆有所涉及。从前期的现世男变女现象到后期的转世男变女事件,男变女故事的情节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个流变反映了小说叙事一个方面的演进。然而,所有这些故事又隐秘着对未知的恐惧,对异物的想象不过是对常态的反证,这既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特色,又体现了中国古代意识的某些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