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2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62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奥斯汀和勃朗特是英国文学留给世人最伟大的遗产之一,由于英国殖民扩张的影响,在描写女性追求爱情和独立的同时,她们不约而同地为殖民思想的广泛传播摇旗呐喊。因此本文将以文化地理学空间、话语权的建构为依托去解析女性作家是如何看待和审视宗教和军队在这个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在爱情故事里构筑了独特的殖民空间。  相似文献   
32.
现代国际法对人类社会起着促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1废止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从而导向消弭战争的前景。2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是人类和平的希望。3鼓励民族自决,消灭殖民制度,实现国际社会的平等与进步。4通过国际合作,谋求国际互利,建设国际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33.
印度裔英国移民作家的身份、移位的生存状态以及随之而来的疏离感,令诺贝尔文学奖得者奈保尔始终密切关注后殖民社会的现实与人生境况.文章通过对奈保尔印度之行及其作品的分析,试图解答在多元文化相互冲突杂交的后殖民语境中移民作家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34.
伪满时期,官方和民间发行了大量且品种繁多的明信片,其中以哈佛大学收藏的伪满交通部发行的纪念明信片最具代表性。通过分析发行背景和发行目的,可将伪满纪念明信片的发行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32—1934年,旨在塑造伪满“独立国家”形象;第二阶段为1935—1937年,旨在宣扬“日满亲善”;第三阶段为1938—1945年,旨在为日本法西斯战争服务。伪满发行的纪念明信片,其主题紧扣日本侵略殖民政策、内容具有明显欺骗性,再结合伪满明信片邮资不断上涨的情况来看,其不过是日本殖民宣传和掠夺中国东北财富的工具。  相似文献   
35.
殖民文学与后殖民文学在书写东方印度主题方面,存在一些复杂微妙的历史联系,存在着历时性和共时性的“东方”话语,这与一些英国作家和印裔英国作家的东方主义心态有关。  相似文献   
36.
斯雄 《中外书摘》2007,(4):56-57
从说标准普通话的北方来到香港,语言的障碍是注定了的。 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也注定会给香港留下许多特殊的胎记。  相似文献   
37.
对《印度之行》中的妇女形象 ,评论家的态度截然相反。有些人认为妇女体现了福斯特精心创造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者”的形象 ,有人却认为“福斯特经常把妇女视作敌人阵营中的一部分”。奎斯特小姐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评论家对她较少关注甚至出现误读。本文从女性学角度出发 ,运用拉康 ,克里斯蒂娃的精神分析的理论 ,试图解读奎斯特小姐的形象背后所隐含的意义 ,揭示福斯特对女性世界的探索和他复杂的男性观。  相似文献   
38.
于卫青在《江汉论坛》2014年第8期撰文指出,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外交活动。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和西方殖民国家的扩张,文化外交成为西方国家的外交工具,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先后开展了文化外交活动。美国政府比较晚从事文化外交活动。从美国  相似文献   
39.
小说《吉姆爷》叙事手法新颖,最突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叙事干预的强烈的感情倾向,叙述和评论、抒情等非叙事因素交错;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相当不吻合,大量的回忆使得回忆中的内容与回忆时候的内容、回忆中不同时间段的内容混杂;殖民叙事,体现在对白人地位的理想化和救世主形象的刻画和对有色人种的野蛮落后等负面形象的过度强化。  相似文献   
40.
作为有自觉生态意识与种族观念的印第安裔美国作家,露易斯·厄德里克的“北达科他州系列”以其文本丰富的生态与政治文化内蕴著称。基于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本文指出,“北达科他州系列”揭示了西方殖民者通过对生态扩张实现殖民扩张的隐秘路径。文本揭示,西方话语是通过对“荒野”概念的殖民定义突破了原住民文化传统的合法性,从而以生态扩张实现了对经济与种族文化的双重帝国殖民化。生态扩张本质上是打着促进社会发展和传播先进文明的旗帜进行的殖民扩张,摧毁当地原生生态系统乃至文化系统。此外,厄德里克“北达科他州系列”一方面对此生态扩张行径提出发聩抨击,同时也对其中的发展与文明的伦理悖论性提出开放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