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徐迅雷 《社区》2008,(31):4-4
国庆长假期间,在成都市发生的一件事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黑网吧,一高中生因通宵上网,凌晨猝死;120救护车出诊,女医生李薇和一护士紧急抢救,但没有救过来;死者家属索赔,怒问:“死了你还抢救什么?”女医生很委屈,问自己是否错了,是否“我吃饱了撑的”。(10月9日《天府早报》)  相似文献   
92.
如果不是2007年12月14日,西班牙《起义报》刊出长篇报道——《气象战:警惕美国的军事试验》,美国空军设在阿拉斯加半岛的高频主动  相似文献   
93.
自从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打着“现代”“观念”的旗帜,创作了一系列稀其古怪,恐怖,血腥,令人发指的作品。在我国,随着开放的深入,这种完全违背人类共同的基于心理、生理结构和健康感知的所谓“艺术”,被一些幼稚的青年艺术家奉为圭臬,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由于缺少历史和文化的背景而显得乏味与苍白。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反映,一味的模仿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灵魂,而艺术创作一旦丧失了这种生发于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变得虚伪而不真诚,也就走向了毁灭之路。  相似文献   
94.
女性时代     
康拉德·凯伦(Konrad Kellen)在其《即将到来的女性权力时代》一书中指出:从现在起很长一段时期,人们一旦回顾历史,很可能会把现时代看作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最伟大转折点之一——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点。他们很可能将其看作是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在集体疯狂与自我毁灭的最后时刻拯救自身,那么如何拯救?凭借女性的权力,以全新的方式与路径,介入人类的所有事务、关注焦点以及思想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即从社会的、历史的方面和人物本身性格弱点方面,分析了《寒夜》中人物的悲剧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96.
中国式方舟     
《领导文萃》2010,(2):1-1
<正>在2009年即将离去的日子,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却用一部《2012》,把人类末日的巨大悲情和在"毁灭,毁灭,更多毁灭"中所洋溢出的人道主义光辉撒向全世界。看完影片,一种震撼直抵内心。但导演的更深用心显然不在于对自然灾难的直观描述:"我们最大的恐惧和虚无感,不是来自面对自然的不  相似文献   
97.
所谓经济领域领导干部.是指直接从事和管理经济及有关工作的领导干部。经济领域领导干部既掌权又握钱.既让人羡慕又让人嫉妒.既能前途光明又能自我毁灭。南京市六合区近年来,紧盯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着力在抓经济领域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上下工夫,深化教育,强化监督,在加大查处相关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力度的同时,严防干部由思想滑坡引发的堕落行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好评。  相似文献   
98.
新民 《金色年华》2011,(12):57-59
人类正在不遗余力地蹂躏地球。长此以往,我们会生活在这里会感觉越来越不舒服,除非我们能让事情迅速往好的方向转化。从理论上说.人类应该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在地球上长久地生活下去。然而不幸的是.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应付的,比如,一些天灾,我们人类是无法预测的,因此也就无法提前准备,这些天灾极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  相似文献   
99.
强者生存     
从一开始,我就嗅到了他身上那股强烈的悲剧英雄气息。而这种悲剧气息.恰恰映像着人类自己的命运: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徒劳的反抗.挣扎、沉沦、最终毁灭!  相似文献   
100.
受柏格森的影响,德勒兹认为,做哲学必须从差异开始.但是,在一个巨大的柏拉图主义传统哲学面前,我们如何才能真正从差异开始?德勒兹指出,我们必须毁灭表象,必须抛弃顽固的同一性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回到真正的差异本身,才能真正回归"哲思"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