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587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61.
962.
文革之后,壮族小说的叙事方式出现了明显变化:突破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大胆探索"心理时间"叙事;突破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视角,探索使用多元叙事视角;将意识流手法与民族审美习惯相融合,出现了多条叙事线索并存的现象;将象征主义与意识流手法相融合,出现了建立在象征关系上的多重叙事。  相似文献   
963.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拉康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改造。拉康认为,无意识不具有实体性,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主体是空无,"我"不断被他者建构,不断走向异化。  相似文献   
964.
965.
象征是一种普遍性的审美观念或艺术手法,不是仅属于某些文艺流派,也不限于某些艺术门类。象征大致有三层涵义:以特殊见普遍,以具体见抽象,以感觉见精神。以特殊见普遍,是一切艺术的通则;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也是以特殊见普遍,因而也是象征。以具体见抽象,朱光潜称之为"寓理于象";但象征化并非概念化,象征并非寓言。概念在艺术作品中变成了精神,因此象征又是以感觉见精神。柏拉图的精神世界、基督教的精神世界、艺术的精神世界,鼎足而三,唯有艺术的精神世界是不离感性的。精神必须通过物质来实现、主观必须通过客观来实现。因此,所谓象征,就是主观借客观以显现、心借物以显现,就是"托物言志",就是"物我相契"。  相似文献   
966.
正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并不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官威十足""官腔震耳""官架吓人"———相反他善于从"土得掉渣"的群众语言中汲取精华,在各种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中十分善于运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大家普遍感到,习总书记讲话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质朴、简单的大白话、大实话,特别是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  相似文献   
967.
《说文解字》中保存了大量表“具体事物颜色”的词,体现了“颜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当时汉语中尚无表示“颜色”抽象概念的词语,这些“颜色词”便体现了古人的“颜色观”即“以物呈色”。这些“颜色词”是通过“比喻”手段创造而来的,并在实际运用中起到了“扩大化”的效果,丰富了汉语“颜色词”系统。  相似文献   
968.
剪纸既是直观像似符号,也是基于直观像似之上的图表像似和比喻像似符号。其表意过程长短不一,即刻效验性巫术剪纸和实用性祭祀剪纸是实指符号,意图定点在对象;预防诱导性巫术剪纸、祈福性祭祀剪纸和装饰性剪纸的意指过程长,指向解释项,并有多重意指。民俗剪纸在表意过程中使用各类比喻手法,如隐喻、明喻、提喻、转喻等。各类比喻在历史文化中的反复使用造成意义的累积,最终形成象征。  相似文献   
969.
《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是艾略特早期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该诗从很多方面反映了现代主义诗歌的特征。本文主要从主题和艺术特征两方面来探讨《情歌》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70.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金钱、货币、与金钱有关的事件以及围绕金钱所展开的商业活动被刻意地反复书写,体现了沈从文从金钱视角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得与金钱有关的主题成为《边城》中的核心主题。沈从文意识到资本抽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诗性关联,导致人、自然、世界的祛魅和空间的均质化。而通过有意识地将金钱从一种等价交换的抽象物还原为一种象征交换的礼物,以及对由资本所带来的同质性空间相反的异质空间的书写,沈从文表明了他对建立在资本原则上的现代性观念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