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方东美哲学思想的理论归趣——与胡军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胡军关于“方东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当代新道家”的论断提出商榷,指出方东美只是对儒家一部分人的卫“道统”思想提出批评,并不否定儒学的基本精神,更未妨碍其服膺于以原始儒学为代表的儒家正统思想。方东美尽管欣赏道家哲学的空灵,但他致力改变现实状况的强烈愿望,决定了他“还是要真正培养儒家的优点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重镇”,其学问归宗于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82.
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以承传道统为己任,受此影响,形成了他的文统理论.本文对吴澄的文统论进行全面考察,研究其提出原因,分析其理论内涵,揭示其在古文发展史上及文统观念形成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3.
吴超 《东方论坛》2008,(4):92-96
清初经学家朱彝尊治经考史遵循“明经”以“求道”,“求道”以“致用”的治学路径。所以,他以宋明理学中的形下之“用”,即传统道德伦理规范作为“义理”体系,指导自身的考据工夫。这种“义理”思索虽然比宋儒“穷理尽性”的形上思辨“低级”得多,但朱彝尊之考据绝非“纯考据”,“文以载道”论与“道统”思想就是这种“义理”探求的产物。朱彝尊以考据见长,又不失“义理”,代表着清初诸儒在“道问学”的考据与“尊德性”的义解之间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4.
“不远复”三字符是刘子翠重视儒家原本智慧的思想标志,提出的是一个回复本性、自我完善的命题,它包括克己复礼、识体归仁、制情复性三重向度。刘子翠用三字符在倾向于道禅的青年朱熹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种上了一棵复归儒学门庭的思想根苗。  相似文献   
85.
宋以后文化人意识到小说的兴起与“史统”的崩解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而“道统”又是“史统”的内在核心构成之一,“史统散而小说兴”的命题必然暗含着“道统散而小说兴”的结论。只有“一道”、“一说”的世界不会有小说,小说只能在“众道”、“众说”纷纭的背景下才可能产生。这意味着小说与纷纭“众道”、“众说”之间有内在依赖性关联,它对后者保持着开放性。  相似文献   
86.
宋代的程额、程项及其思想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蔡方鹿先生近著《程领程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将二程置于中国文化这一宏阔的视野中加以考察,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剖析,无疑是一部贯以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并得出许多新的认识的优秀著作。该书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二程思想本身的研究,二是对二程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第一部分贯穿于全书的第一至第六章,依次为“时代、生平和著作”、“政治经济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经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与以前所有研究二程及其…  相似文献   
87.
88.
89.
"大一统"说贯通形上与形下、心性与政治,体现了公羊学体用一如、内外一体的思想品格.一方面,王者受命固当改制,以彰天命,然改制所蕴含的"正五始"之义也意味着:天下一统与大治是以政教及其根基端正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奉元"之说既为世道人心指引了一个端正之源,也开启了公羊学的心性论思想.不仅如此,通过分别改制与易道,公羊家在坚执至道信仰的同时,对于如何因时变易和法象物宜也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探讨.  相似文献   
90.
薛孝斌 《东南学术》2006,(6):129-136
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是非恩怨,是中国思想史绵延数百年的大公案.本文试图解释,他们的思想分歧越演越烈,很大程度上是他们争夺道统继承权的产物.这一假设不仅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势推断的结果,而且也有证据支持.其中的关键证据就是,当朱熹听完陆九渊的一次学术演讲之后,居然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冷汗直冒.另外,我们还运用社会生物学的成果来探察朱熹和陆九渊的人格结构,从而认为两人的个性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