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37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02篇
理论方法论   114篇
综合类   1224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使用传统的判案理论系统分析了拉伦茨氏的方法论体系。指出,拉伦茨氏方法论的基础是欧洲传统“名判”逻辑,其设定目标乃个案公决。拉伦茨氏强调了法官“续造法”的权力。所续造的“法”不是条法,而是曾经自主运用诸条法的模式,它理应有“现行法”的拘束力。“条法库”的缺漏由审判员以法律运用技术补足。诸准则之不谐或与宪法条法的不谐需赖“法益衡量”调谐。分析结论是,拉伦茨氏片面突出法官的自主地位,其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法治社会一种尚需调制的折衷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溯及力问题作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性规定,这是我国刑法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表现,然而刑法在其动态运行中又产生了中间时法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间时法的产生及其机理的分析,并结合中间时法在我国实践中的作用,探讨了刑法对中间时法效力亟待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合同法是仲裁法的重要渊源 ,完善仲裁法律体系 ,不仅需要对仲裁法本身进行修改和完善 ,而且还应对民事诉讼法和合同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宪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要使这一法条变为现实 ,并贯彻司法独立原则 ,解决好当一方 (检察院 )要履行监督职责时 ,另一方 (法院 )则视监督为干预 ,千方百计地拒绝监督 ,对监督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的矛盾 ,就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检察监督存在的法理基础 ,以便在实践中正确地架构检察监督的范围、对象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邓庆鸿 《理论界》2004,(4):115-116
尽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实施了这么多年,但在高考魔棒的指挥下,应试教育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冠以各种名目的周末、寒暑假补课,早读晚自习和塞满中小学生书包的“学王”、“考霸”,已使他们成为一台考试机器。考分也与他们的自尊联系起来,学生因成绩差而受歧视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甚至把一些尚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所谓“差生”、“捣蛋生”赶出学校。2003年12月12日的《南方周末》报上登载了一篇题为《“差等生”就无权上课?》的文章,里面讲到某中学的班主任侮辱、体罚学生,不让学生上课,甚至逼走学生的事。“在这个原有80多人的班里,转学、休学、失学的学生达18名,绝大部分是成绩差的”。校方的办学政策也间接地推动了事件的发生。试想这样的教育环境,怎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心理、  相似文献   
16.
民事简易程序亟需加以完善.完善的现实必要性一是"权利的勃兴是一般背景";二是"冲突增多与司法资源有限是客观需求".完善时必须遵守最低程序保障原则、确保基本公正的原则和司法大众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民事执行程序在处理被执行财产过程中,过分强调国家对当事人意志的干涉,在没有区分财产价值范围和性质的情况下,一般都采用评估、委托拍卖等复杂程序进行执行,执行周期长,执行成本高.如果淡化职权主义色彩,适度吸收当事人参与执行程序,对共同共有、金额不大等被执行人的财产采用当事人竞价模式执行,既可以减少执行环节,降低执行成本,迅速处置财产,解决纠纷,防止执行环节的司法腐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事人之间财产纠纷的争执,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民事主体资格问题不仅存在于民事法律关系中, 同时对其他法律关系也会产生影响。关于这一问题在理论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有关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反思, 以求引起重视, 达到完善我国民事主体资格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公权在本质上属于私权的另一种表达。当代法律结构中公法与私法的交汇与融合,以及公权介入私权领域对私权顺利行使所具有的促进作用等,成为私法中公权规范引入的基本依据和制度基础。在现行民法典中公权规范主要体现在宪法目标条款的引入,国家及专门机关对平等民事主体民事权益的保护和合法限制等方面。由于民法典自身私法属性的制约以及公权介入的目的在于增进私权的实现,民法典中公权的介入存在必要的限度。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理顺民法典中私权与公权的内在关系,消除两者的内在冲突和矛盾,需要在民法典与其他法律规范互动的层面上实现公权与私权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间存在高度相似性,其实质上是一种竞合冲突。本文拟从基础理论和法律性质两个层面辨析两诉异同,分析两诉在诉讼主体、诉讼客体和法律后果等方面的竞合表现,在此竞合关系下,二者的衔接适用易产生一案两诉浪费司法资源和衔接程序不当、威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存留等问题。以类型化思维处理两诉关系是当前二者衔接适用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规避现有制度弊端的基础上,考虑将两诉进行适当调整后仍保持独立,发挥各自制度的优势以达到救济目的;待制度发展成熟后可通过协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来厘清两诉的分工和衔接,以更好完善衔接路径,发挥制度合力,共同救济环境损害。而从根本上解决两诉衔接的制度问题,需要在民法生态化背景下,结合环境法与生态化民法典,发展系统化、整体化的法律救济制度,以回应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