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5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26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264篇
理论方法论   237篇
综合类   2840篇
社会学   19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北魏是一个佛教迅速传播的时代,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是大量佛教寺院的修建。《洛阳伽蓝记》记载了作者杨街之所亲见亲访北魏洛阳佛教寺院的情况,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佛教寺院是由宦官主持参与修建的,宦官们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方面的特长,建造的佛教寺院规模宏大,装饰华美,这些寺院的修建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是研究北魏佛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2.
官府藏书、寺院藏书与私家藏书、书院藏书共同组成中国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文章从推动佛教教育的发展、保存文化的典籍、丰富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内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图书载体的进步等方面简单论述了佛教寺院藏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93.
"罪"是佛教的重要观念,也是中国古代刑法史的主题之一。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颇有差异,佛教之"罪"与中国古代法律也有诸多不同,主要体现在伦理价值、功能取向以及惩罚方式等方面,这些差异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对佛教之"罪"吸收和排斥的基础。中国古代法律对佛教之"罪"的吸收区分普世性与特殊性,并分别对应普遍民众与佛教徒,权力配置、根本性伦理规范则构成这种吸收的限度。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法律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具有很强的模式选择性和包容的有限性,中华法系的一个动态特征可概括为"礼法一体的总体趋势,异域文明的有限包容"。  相似文献   
94.
正如仓颉被认定为汉字的创造者,曹植因其帝王世胄和不世出的文艺天才和佛道修为,被佛教史家推定为中土佛教音声事业的奠基人。他们坚持相信,鱼山梵呗之所以被立为标本,是因为曹植"拟其声而制梵呗",而且"冥合西域三契七声"。这种因感佛助而极具创造性的拟仿而不是照抄,既能很好地契合中土语文与音声的特点,便于中土广大佛教徒学唱;又能遵循佛教音声以"本行之音"传达"无相之旨"的"声文两得"原则。  相似文献   
95.
于光 《浙江学刊》2012,(1):14-20
江浙地区的佛教是中国佛教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中国佛教的调整与革新,也是从这一地区开始的。以上海为联络站,结集了江浙两地的佛教精英,江浙佛教联合会则是这些精英中的长老派聚集之所,它的成立不仅改变了整个江浙地区,包括上海的佛教力量格局,而且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至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正"关爱先心病·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是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中国佛教慈善网联合发起并实施的贫困家庭病残儿童助医活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就像歌词中唱到的,如果13亿中国人,人人奉献出一点点爱  相似文献   
97.
秦观在雷州创作的文学作品厚朴苍劲,尽脱铅华,主要描写了奇特的巫医风俗、殡葬习俗、造酒风俗、腊祭习俗、婚俗等雷州民族文化事象。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管窥雷州风土民情对秦观后期心理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心理转变对秦观在雷州的创作情感及创作方向改变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学的体认。有鉴于此,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邀请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撰写12卷24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这部《中国宗教文学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清理包括道教徒、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在内的宗教徒的文学创作通史,也是国内第一部兼含汉语、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西南少数民族语种在内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经过5年的酝酿,在清理文献的基础上,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理念、主要内容、写作体例等展开了认真思考,现发表一组笔谈,恳请各位学界前辈、同道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99.
《东岳论丛》2016,(11):134-141
在《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鲁迅向我们暗示了他少年时代在美术方面的阅读情况和兴趣所在。此书后记一文的写作,是现代文学史上读图的典范,其拓展史料范围、以获得整体性认知的方式,契合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知识界的整体趋向。鲁迅以学术资料做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的选择,也展现出他以文学为立足点、以批评为旨归的写作定位。  相似文献   
100.
吴忠富 《公关世界》2016,(2):110-113
春节期间,元宵节刚过,乍暖还寒,南国广西大苗山却是春暖花开、桃李芬芳。“两岸四地暨港深珠澳摄影家走进大苗山”大型摄影文化下基层活动在大苗山拉开了序幕。
  两岸四地以及港深珠澳摄影联盟30余位摄影家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分两批走进了广西融水大苗山,感受苗乡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参加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打同年”、“送同年”、“坡会”、“坐妹”、“芒蒿”……各种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在这广袤的大苗山中,摄影家们领略了苗山淳朴的民风民俗,品尝了独具特色的苗家美食,领略了风光无限的苗族风情,感受了山水人相融的和谐美景,大家被深深地吸引,纷纷用镜头定格这美好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