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77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365篇
理论方法论   228篇
综合类   4162篇
社会学   233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410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东老磨坊》是有关我国北方民俗文化的一部散文集。全书通过对北方民俗中的风物钩沉、轶趣追忆、方言俚俗集纳,凸显了北方民俗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也带有浓重的乡情情结。  相似文献   
22.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6,27(1):34-36
唐湜诗歌评论的理论价值主要凸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新诗的形式问题上,主张寓自由于格律之中,通过节奏与韵律来制约自由化,把自由化与格律化辩证统一起来;二是在新诗的审美追求上,认为新诗诗美的化境是走向意象的凝定;三是对诗歌含蓄美的倡导和肯定。这三个方面对于新诗的建设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中文信息》2007,(12):92-94
薄荷片推荐:农历七月初七为汉民族的”乞巧节”相传此日喜鹊搭桥,牛郎织女棍会,乞巧还有乞求巧遇之说“乞巧节”民俗活动流行陕西关中一带,成为妇女社交游乐的节日,寄托着姑娘们比手艺的强烈愿望。在陕西的大荔的大壕营村,农历七月初七,就能目睹这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活动。  相似文献   
24.
论老建筑再生与城市空间品质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老建筑再生对于城市的价值意义的研究以及对城市与老建筑关系的分析,从多个角度阐述由老建筑再生所带来的城市意象、城市肌理、场所精神、城市色彩、城市风貌等要素的变化及其促进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这一观点行论证。  相似文献   
25.
近代上海地区由于欧风东渐,社会风俗与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却依然保持其相对恒定的性质.游戏作为民俗事象,在近代上海社会风气变化中又呈现了新的特征,而通俗小说在反映世俗生活中所形成的游戏特征和游戏观念,既有对游戏之俗传统的继承,又呈现了风俗变异时期新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6.
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描述、分析动词名物化的意象图式,澄清了不同类型名物化的所指,进一步阐释了造成动词名物化的有界性差异的内在动因。动词名物化是以动词的概念内容为基底,采取不同方式扫描和突显的结果。笔者讨论了两组对立的动词名物化形式:经历体动词和非经历体动词的名物化、整体突显与部分突显的动词名物化。  相似文献   
27.
张承志的小说具有强烈的倾诉性,小说文体的诗化色彩十分突出,小说作品的意象较为丰富。张承志常常以丰富的意象建构使作品充盈着浓郁的诗意和抒情性,同时也体现了其小说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8.
人生之谜和超验之美——体悟《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观的此岸和大荒的彼岸之对话及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审视 ,体悟《红楼梦》的超验之美和人生之谜。并试图探索艺术意象对造就《红楼梦》艺术至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金锁记》中具有象征性的月亮意象反复出现,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意味,成为贯穿人物心理的重要线索。月亮反射出女性的心理和女性命运,由此体现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0.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鲁迅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审美意象,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鲁迅诗歌意象为六种类型,以三组对立的形态出现,即:历史性意象/现实性意象;东方意象/西方意象;社会性意象/人化自然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昭示了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并形成鲁迅自己独特的诗风。同时,他的诗歌与我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后起的新诗相比,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诗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