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31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615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政治边缘地区的普通民众并不是被动的启蒙对象,他们也在创造性地参与历史.1927年,汕头市一所教会学校--牖民学校发生风潮,这原本是长老会内部纯粹的校产归属之争,但风潮中各方势力均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对事件之进程与意义作了重新的诠释和解读,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一地方性事件的政治意义,使其成为近代国家建构的资源.  相似文献   
62.
蜀汉屯田考     
魏、蜀、吴三国均行屯田,因蜀汉特殊的地理与军事形势,故其屯田推行最晚,规模最小,衰败最快,直接目的是打破运粮瓶颈。蜀汉屯田以军屯为绝对主流,在汉中及其他地方似存在民屯踪迹。屯田前期由诸葛亮主管,后期则主要由姜维负责,但由于内忧外患,屯田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蜀汉也终至覆亡。本文对蜀汉屯田这一史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其结论可丰富三国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周人在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了天命靡常的王权转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萌发了以"明德保民"为主旨的民本思想.周代的"明德保民"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1.它第一次触及到了社会运动的根本力量,将民众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新的和正确的估价,是理论上的一个极大突破和贡献.2.它为社会发展第一次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模式,对于政治文明的进步显然是一个里程碑性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64.
日本明治时代思想家中江兆民的《三醉人经纶问答》,最早系统地阐述了针对中国的殖民主义、扩张主义、军国主义思想和主张,并呼吁当局予以采纳。该书的基本思想成了日本制定“大陆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5.
曾国富 《唐都学刊》2007,23(2):66-72
五代时期,吴越国统治者具有较鲜明的重民思想。他们将民众利益作为用兵施政的重要依据;有时候将民众利益看得比自身利益更重要;中下层统治者勇于为民请命。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失民心者失败的现实启迪以及对民众疾苦较深切的了解,是吴越国统治者重民思想的来源。在重民思想的指导下,吴越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利民施政,为吴越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正2013年1月武汉开通了与美国洛杉矶的直航航班,美国驻汉总领事李伟明表示,直航的开通标志着两城交流步上新台阶。过去十年间,中美交流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美国,现在还在以每年130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21%是中国留学生。直航对于武汉市民赴美工作、学习、探亲和旅游都非常有利。谈起与武汉的交流合作和双城双谷计划,李伟明表示,过去一年里,美国硅谷许多专家来到武汉,给武汉的  相似文献   
67.
高校参军复原大学生是学校内一个新的群体。军旅生涯让他们在政治素养、思想觉悟、管理理念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复原后返校后如何继续发挥作用,学习、就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困难该如何解决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68.
季氏当国,把持鲁政,鲁昭公于廿五年立意铲除季平子势力,大夫子家驹以牛马尚能“对委己者柔”的道理相劝阻,隐喻鲁国民众则也会“顺于食己之人”。但未被采纳。结果政变流产,昭公长期逃亡国外并客死晋邑乾侯。昭公、季平子君大夫之间的博弈不只是“民为邦本”底线要求在春秋学语境中的一次生动演绎,还交织着君臣一伦形式与实质、“得名”与“得民”的对冲。昭公是君,但已名存实亡,徒有礼制形式的合法性。而季氏大夫篡权,虽非礼却因有政绩而能够获得民众支持,具有实质的合法性。于是“得民”比“得名”更有道义力量。礼制形式必须服从于实质性的人民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69.
中国古典社会有丰富的尊老、养老思想和比较完备的养老制度。宋朝张九成曾说:孟子开口必说‘仁政’.而所以为‘仁政’者,必先养老。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证明汉代的尊老落实在了政府赋役减免的实际行动中。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六月丁卯,幸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复租一年。可见免除老年人子孙的徭役负担是国家资助百姓养老的最普遍措施。宋朝真宗天禧元年  相似文献   
70.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不难看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社会保障的政策和措施就是典籍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黎民百姓提供保障待遇是上至最高统治者(管理者),下到各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我们设置此栏目就是让干涸的泉眼恢复喷涌,让已忘却的过去再次被记起,让死去的魂灵转世再生,让历史的长河重新流淌。《国语.周语上》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周慧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于内史过曰:是何故有之乎?对曰:有之国将兴,其君斋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焉,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