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374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199篇
人才学   104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848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1623篇
社会学   216篇
统计学   12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初期,川陇两省就隆庆(囊谦)等地方的归属纠纷曾闹得沸沸扬扬,令举国关注,其实这是川边经略使尹昌衡借“西姆拉会议”所造成的政治恶果,通过欺上瞒下,精心策划的政治闹剧。然而这场纠纷也使当时默默无闻的马麒无意中得到了一次难得亮相机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为他日后继续混迹于青海政坛,直至形成独霸一方的“马家军”赢得了政治资本。  相似文献   
2.
湖南城市化:现状、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早就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过去的20多年实践证明,城市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城市化将是下一阶级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期我们特别编发了一组由著名经济学家、教授、学者政府官员关于城市化的文章,以方便读者了解城市化发展的一些实质问题。——编者  相似文献   
3.
蒙藏事务局及其对藏政的管理(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藏学界和史学界对于民国初年设置的蒙藏事务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史料的不足。本文利用近年刊布的原始史料 ,探讨民国初建、政权鼎革之际 ,蒙藏事务局对藏的施政管理 ,以说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该局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以及民国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和日常行政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藏学界和史学界对于民国初年设置的蒙藏事务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史料的不足。本文利用近年刊布的原始史料 ,探讨民国初建、政权鼎革之际 ,蒙藏事务局对藏的施政管理 ,以说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该局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 ,以及民国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和日常行政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晓春 《中国藏学》2002,(2):97-102
民国四川藏族档案,主要是指民国时期形成的反映四人藏区藏民族活动及藏族事务的历史档案,相对集中于四川省档案馆和甘孜、阿坝两州档案馆。不同载体的汉藏文档案史料,上起民国元年(1912年),下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内容可大致分为政务类、经济类、军事类、司法治安类、民族类、宗教类、文化教育类、涉外事务类等,多侧面展示了民国川西北藏区和康区(川边地区)的历史概貌。  相似文献   
6.
清末川边改革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川边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和清末西藏实施新政密切相关。清政府在川边进行改革,既是为了抵御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也是为了解决川边存在的问题。从进程上说,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内容上讲,它包括政治上改土归流,建置府县;经济上鼓励垦荒,兴办厂(场)矿;交通上修筑道路,办理邮政;文教卫生上创办学堂,设立官药局,改革旧的风习等。这一切有利于川边地区的杜会进步。  相似文献   
7.
民国的风俗变革与变革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时代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风俗的演进也进入到转型的阶段。风俗的全面变革促使了一系列变革风俗的产生。文章论述了当时风俗文化演进的三种趋势———对人的尊重、对迷信的涤荡以及政治因素的渗入 ,是民国风俗步入现代化进程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8.
由湖南省民族研究所组织合作的省社科规划项目《湖南民族关系史》(上下卷)几经磨砺终于付梓并于今年5月面世。该书对于湖南民族关系发展史的探究填补了我省民族研究领域中的空白,使人欣慰。本刊特摘编其下卷序言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简讯11则     
《民族论坛》2007,(12):64-64
<正>10月12日,湖南省人大民族华侨外事委员会和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召开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情况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督查情况通报会。省直30个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佑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开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省人大民族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熊继兴同志和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王德靖同志分别通报了《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整改工作情况和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督查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整改和贯彻落实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汉藏佛教文化交流自唐朝开始,经宋、元、明、清历朝不断,进入民国达到高潮。大勇法师曾在北京组建留藏学法团,其中的部分成员进藏求法,将大量的藏文佛教典籍翻译成汉文,推动并加强了藏传佛教研究,增进了汉藏僧人的相互了解和汉藏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