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91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68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2005年9月3日,江苏省丹阳市六中迎来了来自天山脚下的首届内地高中班43名新疆学子。从此,丹阳六中拉开了开办内地高中班(简称:内高班)的序幕,而朱万喜校长身上也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民族教育担子。  相似文献   
72.
73.
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关于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理论论述很多.其中,民族团结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性任务,是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发展的前提;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各民族的共同意志等论述,则是邓小平关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74.
2000年底,藏胞次仁顿典沿着万里川藏茶马古道沿途考察来到雅安,在川藏茶马古道源头、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下安营扎寨,投资800万元建起了四川名山西藏朗赛茶厂。2001年11月27日,一个新的纪录诞生了——第一个走出西藏到内地建厂的藏胞,成为生产边销茶的第一人,他结束了藏族同胞只喝茶不做茶的上千年历史。从2001年建厂到现在,朗赛茶厂的"金叶巴扎"成为西藏著名商标,创造了边销茶著名商标的"NO.1";成为全国边销茶定点厂和全国民族用品定点厂;"金叶巴扎"牌康砖藏茶获全国名优边销茶金奖;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08年3月27日,在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第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金叶巴扎"版雅安藏茶(黑魁)在强手林立中脱颖而出,摘取金牌……  相似文献   
75.
金杰 《民族论坛》2009,(9):34-34
教育部、国家民委近日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将民族团结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名。这一规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6.
<正>4月21日,湖南省民委在株洲市召开全省信息工作会议暨办公室工作培训班,总结交流最近两年来信息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分析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相关  相似文献   
7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7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79.
《民族论坛》2013,(9):34-37
作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四大主题活动”(其余三项为三湘环保世纪行、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三湘农民健康行——编者注)之一,“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开展4年来,不仅营造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而且还推动解决了不少事关民族地区的发展及民生问题。其中,推动“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实施“启聪扶贫计划”、“文化艺术进湘西”等主题活动更是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已经彰显出明显的优势,进发出蓬勃生机,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学术界对儒学的研究,日渐深入,著作迭出,成果丰硕。有儒学通史著作,有专题著作,也有断代和地域方面的著作。但是,尚未见有关于儒学南传方面的专著发表。何成轩撰写的《儒学南传史》,是系统研究儒学南传历史的第一本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