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26篇
  免费   3141篇
  国内免费   684篇
管理学   11046篇
劳动科学   565篇
民族学   12583篇
人才学   2586篇
人口学   785篇
丛书文集   32709篇
理论方法论   5859篇
综合类   66505篇
社会学   9863篇
统计学   1150篇
  2024年   608篇
  2023年   2565篇
  2022年   2104篇
  2021年   2497篇
  2020年   2395篇
  2019年   2618篇
  2018年   1134篇
  2017年   2338篇
  2016年   3081篇
  2015年   4543篇
  2014年   9878篇
  2013年   9030篇
  2012年   10249篇
  2011年   10368篇
  2010年   9652篇
  2009年   9736篇
  2008年   10989篇
  2007年   8389篇
  2006年   7201篇
  2005年   6744篇
  2004年   6324篇
  2003年   5806篇
  2002年   4545篇
  2001年   4000篇
  2000年   2869篇
  1999年   1392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629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刘倩 《阴山学刊》2015,(1):36-40
《银狐》是郭雪波在对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整合的基础之上创作而成的。作者通过叙述常年栖息于科尔沁草原的一只银狐与人类、现实的关系和冲突,构成了小说内在叙事张力。虽说目前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这部小说内容、题材和创作方法的民间特色,但从叙事学的角度,在民间语境中对它予以观照的甚少。因此,有必要对小说的民间性叙事特做纵深拓展。也就是说,从小说的民间资源和叙事策略,探讨民间叙事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42.
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4部小说,其中《牧师的女儿》长期受到评论界的忽视.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面对社会庸俗伪善的现实,准确把握了主人公多萝西的内心挣扎与变异.主人公为逃脱人格逻辑悖论,离开家乡进行身份越界的探索,希望以构建新身份的方式得到身心的解放,但流浪漂泊和从业生涯相继失败,最终在回归后以重拾宗教信仰来拯救自我,而这种拯救又是在不断关爱他人中构建自身,所以多萝西的身份构建永远“在路上”.这种构建身份的新方式也体现在奥威尔后期小说代表作中,成为个人面对极权统治的生存选项之一,因此《牧师的女儿》对我们进行奥威尔小说研究具有特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3.
44.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径的研究,首先要明确新媒体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然后结合这三点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利用新媒体宣传企业品牌形象、增加企业传播管理理念的途径以及有效弘扬企业核心价值的三种对策,总体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45.
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在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致使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传承内容、动力、方式及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拓深和增值,以适应民众正在或已经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展,文化融洽、碰撞、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可避免。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高度语境化的研究活动,它要求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政治、民族等语境出发,对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做出解读。本期刊发的笔谈即是在跨文化视域下对当前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47.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48.
49.
50.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