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26篇
  免费   3141篇
  国内免费   684篇
管理学   11046篇
劳动科学   565篇
民族学   12583篇
人才学   2586篇
人口学   785篇
丛书文集   32709篇
理论方法论   5859篇
综合类   66505篇
社会学   9863篇
统计学   1150篇
  2024年   608篇
  2023年   2565篇
  2022年   2104篇
  2021年   2497篇
  2020年   2395篇
  2019年   2618篇
  2018年   1134篇
  2017年   2338篇
  2016年   3081篇
  2015年   4543篇
  2014年   9878篇
  2013年   9030篇
  2012年   10249篇
  2011年   10368篇
  2010年   9652篇
  2009年   9736篇
  2008年   10989篇
  2007年   8389篇
  2006年   7201篇
  2005年   6744篇
  2004年   6324篇
  2003年   5806篇
  2002年   4545篇
  2001年   4000篇
  2000年   2869篇
  1999年   1392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629篇
  1996年   391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博物馆,博物馆彰显一座城市的底蕴,给城市注入了新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巨大财富。今天,人们给予城市文化更多的关注和厚爱,给予博物馆建设更多的关注,城市文化也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博物馆促进着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改变着城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整个城市的修养,了解博物馆、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感受我们的城市,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8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物质赡养,精神需求被提到了比较高的位置.在介绍日本、美国、我国香港地区、我国台湾地区老年人精神关怀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致府为主导,依托非盈利组织,发展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构建我国老年人精神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83.
文章认为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带,由于没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没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也没有完备的产业结构,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相比,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是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外在动力,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促进当地城镇化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84.
利用2008—2012年CHARLS项目组在浙江、甘肃两省的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两期因果模型与广义多层线性模型相结合的复合模型,克服赡养模式与老年健康间因双向因果关系而导致的内生性以及多层数据产生的生态谬误,研究结果表明:在促进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方面,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可以相互替代,而且该替代性存在地区、城乡、年龄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5.
86.
黄东菊 《生存》2020,(12):0159-0159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采取有效的途径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7.
88.
优秀传统文化其价值最宝贵的地方是能够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这是高职院校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定要保证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摆在第一的位置,然后才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所以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积极发展的内容,可以采取的方式有自编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和提升授课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等,通过这些措施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相似文献   
89.
90.
不同文化规约下的人们都希望水土资源更适应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类对水资源的维护其实在于实现人类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而优化水土资源的匹配使之适应于不同的需要,以及因地制宜地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价值,这是不同文化下各民族所共同期待的。但水土资源维护的目标与行为在各民族间出现偏离,进而会出现失范。这样的偏离与失范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失衡与生态危机。因此,对水土资源维护失范矫正的实质不是要另造水土资源,而是通过社会力量的努力保持水土资源固有结构的稳定,以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