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9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77篇
社会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21.
蒙城歌谣是民众集体创作的以口头吟唱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韵文,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蒙城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以民俗学为视角,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去阐扬蒙城民俗在服饰、交通工具、农耕生产、成人礼仪、婚姻方式、民俗信仰及仪式方面的状况,再现蒙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流变、民众的生活习尚、行为方式和精神情感。  相似文献   
522.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已经颁布,全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法也在制定之中。但 “文物”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内涵有部分是重合的,其保护的方针、原则也相同相近。因此,长远的目标应该 是建立统一的保护法,这在国际上也有先例。统一立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有利于对文物特别是对民族民间 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23.
宁夏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三套集成的编撰工作在全国范围的陆续展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宁夏民间文学的起步与发展几乎是与全国同步的。20世纪80年代后,宁夏的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回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不仅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区内的空白,而且还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一些颇具影响的著作和论文被翻译成英文、土耳其文,介绍到了美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宁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搜集、整理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深入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搜集、整理和研究出版的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524.
根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要求和十部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基础,提出需要完成民间文学普查项目13项意见。最核心的要求是普查中要注意"立体描写","全面","立体的全面的科学记录"。不仅要深入民间,抢救保护老歌手、老故事家、老戏曲、曲艺艺人和老演员及其保存的口传的作品,也要抢救保护十套集成志书普查时已经采录到手的资料和老文化工作者、老专家学者及其学术积累的资料。建立民间文化资料馆。保护和抢救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25.
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对民间口头文学及其他民间艺术的关注与研究,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别开生面的崭新篇章。从作品的丰厚积累到相关理论著作的陆续问世,标志着中国民间文艺学正走向成熟。保护民间文化的世界性热潮,使其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强化卓然独立的学科品格,是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26.
土家族歌谣中有厚重的巫文化内涵,原因是它产生于原始宗教社会,又有楚巫、苗巫文化的影响。其表现集中于梯玛神歌,其它各种仪式歌、劳动歌有较浓的行巫色彩。  相似文献   
527.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伴随着民俗学运动的兴起,北京民众的文化和风俗开始进入文化人和学者的视野.五四一代民俗学家从其对“民间”的想象出发,一方面试图从北京的民间文艺形式中寻找资源,为新文学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则通过搜集整理各种文献资料,试图建立“民众的历史”.这两方面的努力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成果,其成败得失亦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28.
从红色歌谣看苏区的社会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引起了苏维埃区域天翻地覆的社会变动,在当时革命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红色歌谣,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苏区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是苏区社会历史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本文以红色歌谣为着眼点和依据,分析了苏区社会变动的方向、性质和意义,以及苏区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变动的态度,同时说明了红色歌谣的意义、价值和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29.
七百多年前 ,西突厥乌古斯部的一支—撒鲁儿人从遥远的中亚撒马尔罕迁至循化这块土地。循化位于青海东部的黄河南岸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四面群山环抱、川道平衍、森林茂密、农田肥沃、牧草丰美 ,且气候温和 ,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随着族体的壮大、人口的增多、居地的拓展、共同语言的定型 ,以撒鲁儿人为主体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撒拉族便逐渐形成。长期以来 ,撒拉族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 ,并完成了从牧业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撒拉族先民的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突厥文化。在未迁入循化时已接受…  相似文献   
530.
郭延礼 《文史哲》2006,(2):102-108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他受到过民歌的熏陶,自幼喜爱民歌,他还主张搜集民歌,研究民歌,是我国近代民间文艺学研究的先驱。他进步的民间文学观和“民歌情结”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一、黄遵宪善于吸取民歌的营养,为自己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二、他吸取民歌中的“情真”说,主张写诗要情真、意真、抒发我之心声;三、“民歌情结”赋予黄遵宪部分诗篇以民歌风味。他晚年的创作及其对“新体诗”(“杂歌谣”)的构想,也鲜明地受“民歌情结”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