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25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14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541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754篇
社会学   175篇
统计学   1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民营企业如何能够有序有效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制度理论研究新进展发现,在面对制度压力时,组织不只是制度环境的被动遵从和接受者,因其主观能动性还具有对制度环境的反塑作用。目前这方面研究大都认为企业家影响政策过程以"非制度化"和"非组织化"方式为主,而文章基于2002~2010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的研究发现,企业家已经开始有效运用"制度化"和"组织化"方式(工商联、行业协会和企业内部基层党组织),协助执政党共同推动营商环境改善和市场化改革,这一共建共治共享进程。  相似文献   
8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竞争实力除了要依靠产品和服务等硬实力,还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在民企的思政工作中,文化建设是增强企业品牌度和文化氛围,提高员工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当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在思政工作中过分强调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企业缺少文化积淀,发展后劲不足。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思政工作中通过搞好文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3.
略论亚当斯公平理论在民营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的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强化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积极探索有利于民营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以推动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我国民营企业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中天科技的产学研一体化网络式创新模式,为我国民营企业在资源整合、平台构建、内部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网络式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85.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体制改革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实现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基本是内部融资,依靠自我积累滚雪球式发展。中国民营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完成了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继续仅仅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资金已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突破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成为其充分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6.
中国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价值链合作的角度探索出中国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可以选择的有八种合作模式,主要有联合开发、成果转化、市场信息转化、联合采购合作等形式。  相似文献   
87.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以下简称"两个作用",这是中央在2012年制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首次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为民营企业搞好党建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实践中,有些民营企业执行好,效果突出,但也有一些执行不好,没有效果。本文从民营企业党建"五个融入"推动"两个作用"发挥的实践上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8.
2019年,资阳市乐至县以"精准、主动、服务"为原则,打出一套就业扶贫"组合拳",全面完成了就业扶贫目标任务。搭建平台,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为着力解决好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困难群体就业,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4场、"送岗位信息下乡"16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5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113人,其中贫困家庭劳动力121人。  相似文献   
89.
通过构建FS(外资企业-国有企业)、FP(外资企业-民营企业)、SP(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FSP(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四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研究各类企业的产能策略选择.结果发现,政府补贴是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在四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国有企业均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其产能过剩程度与政府补贴呈正相关关系;外资企业在FS、FP、FSP三种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受市场竞争主体的影响,选择不同的产能策略;在FSP混合寡占竞争模型中,国有企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则出现产能不足.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不仅有利于国有企业去产能,还能弥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最后,本文在坚持政企分离、发挥市场机制、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去产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
吴小节  谭晓霞  曾华 《管理科学》2018,31(4):120-134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是跨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意识到制度因素对新兴市场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但大多集中在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考虑母国区域制度环境的复杂性,且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         在此背景下,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探讨母国区域制度质量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理。以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为调节变量,以社会资本为中介变量,构建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以2015年进行海外市场投资的210家中国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①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呈正相关关系,即所处的母国区域制度质量越好,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②母国与东道国间的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负向调节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正向关系;③社会资本对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民营企业获得的社会资本越多,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把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采用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研究结果展现了中国市场分割情景下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独特性,拓展了国际商务领域对新兴国家制度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在管理实践中,民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在的区域制度环境,同时也要善于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