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1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90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中亚回族即东干族,是清末由中国西北地区迁移到中亚地区的一批回民及其后裔。中亚回族中至今流传有很多民间故事和民间谚语等。其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既保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也具有东干族的民族特征,充分表明了中亚回族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相似文献   
102.
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需求的不同的文学样式.本文拟用文化分层的方法研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以及两者的关系,即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放入文化的四层次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中的心态文化层进行理解,进一步将两者分别归入心态文化层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确认民间文学自身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从学科建设和观念成熟的进程来看,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所展现出来的俗文学理论的成熟和体系的完整,明显受到胡适《白话文学史》、王显恩《中国民间文艺》、洪亮《中国民俗文学史略》和陈光尧《中国民众文艺论》等著作的影响。在从"民间文学视野里的俗文学"走向"俗文学视野里的民间文学"转变中,他们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4.
哈代小说与民间文学有不解之缘,哈代汲取了民间文学的精髓,创造性地借鉴了民间文学艺术风格,在故事结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上对民间文学进行了超文戏仿,以民间故事或民谣的结构与情节为小说经纬、民谣式人物为灵魂、方言土语为材料共同编织了威塞克斯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105.
阳玉平(以下简称阳):赵老师,我们知道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成果颇丰,为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您当初是怎么选择民族文学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呢?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的缘故?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研究.您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通过透视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 ,探讨了撒拉族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07.
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通史》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通史》打破传统文学史单纯依据历史文献的方法与模式,大胆求索民间文学历史发展的多种脉络与线索,一方面在字里行间钩沉、疏证、辨析,一方面采用各种考古、文物材料,同时结合作者所做的社会调查与理论研究,提出"语域"、"神话群"等概念和新说,着力宣扬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勾勒出了几千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8.
文章分阶段总结了建国以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其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9.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及发展的物质依托。在凉山旅游资源开发中 ,人文旅游资源是重头戏。合理开发和利用彝族传统文化是凉山旅游成败的关键。而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彝族民间文艺。  相似文献   
110.
早期歌谣与谚语是两种各自相对独立的文体,汉代以后二者不断交叉,渐至没有严格的区分,形成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体之一。谣谚文体属性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具有民间性、口头性和集体性的特征。与民间性、口头性和集体性的属性特征相适应,谣谚在艺术上具有篇幅短小、韵律和谐的特征。篇幅短小一是句式短,以四言、五言为主;二是句数不多,以一句、两句为主。谣谚属于韵文文学,讲究韵律,节奏明快,可以合乐而歌、载歌载舞和讽诵咏叹。谣谚的功能特征可概括为谶示神谕与预示吉凶、记录民俗与反映民情、总结经验与传授知识、歌颂善政与批判虐政、施行教化与批评恶俗等。谣谚的属性特征、艺术特征和功能特征是谣谚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标志,这些特征从谣谚产生之初就已具备,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