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5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588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691篇
人才学   14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155篇
理论方法论   425篇
综合类   4375篇
社会学   522篇
统计学   16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666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对朝鲜族民间植物故事的研究,可以破解朝鲜民族植物崇拜的心灵秘密,找到这些民间植物崇拜故事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2.
刘康磊 《理论界》2006,(8):113-114
民间的私下调解在当下仍大量地存在着,其存在有着种种的原因。这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场所选择,常常是以调解人牵头,纠纷双方及其他参与调解的人参加的筵席。虽然不能说所有的民间调解都以筵席作为平台,但不容否认的是,利用筵席(或有其他的称谓)的民间调解往往会出现较好的结果。这一地点的选择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体现了民间调解独有的美感和其剧场化的要求。其原因何在,是一个有趣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民间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特殊表现形态,展现了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正统文化和异端文化交往和对话的不同特征,为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94.
取乐意识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特征。戏曲自其产生之初便与喜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凸显出强烈的取乐意识。戏曲中的喜剧,无论是以讽刺为主的作品,还是以娱乐调笑为目的的作品,诙谐机智、调笑取乐都是极其活跃的审美因素,富于取乐意识。戏曲中的悲剧,往往不是一悲到底,悲中有喜,悲喜交融,表现出喜剧性的取乐意识。“乐感文化”、民间立场、娱乐需要等因素是形成中国古典戏曲取乐意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主要涉及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历来为文学界所重视,并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在民间佛教这一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古小说钩沉》为两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古小说钩沉》的民间佛教突出灵验特色,在信仰、仪式、象征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国民间佛教的定型主要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96.
《生死疲劳》是莫言在艺术创作中向民间文化和民间资源的一次自觉的撤退和回归。小说通过章回体的运用,进行了一次整体的艺术突围。由此,民间的声音打破了历史的沉默,以往宏大叙事遮蔽之下的历史的另一面得以浮现出来。小说不仅展示了民间的生存状态,而且带来了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历史的"黑手高悬",一场场以历史的名义发动的无理性运动骚扰着人们,使得人们在与历史的较量中"生死疲劳"。这样,小说以轮回传说的书写形式,在消解现代性历史强力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切怜悯情怀。这或许就是莫言在《生死疲劳》中书写民间历史的真正情怀。  相似文献   
97.
土族民间团体嘛呢会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嘛呢会普遍存在于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土族村落,是农村中老年居民自愿组成的民间团体.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嘛呢会的历史、构成、组织活动以及与村落管理系统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文章认为,嘛呢会是地缘、血缘和神缘关系三者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土族在宗教信仰体系上的多元特征.嘛呢会对于传承土族文化、整合土族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土族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
孙峰 《南方论刊》2007,17(8):69-70
信仰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支配着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最高理性,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然而,由信仰所衍生的一些异化形态却始终困扰着人类。在强调社会经济因素是信仰异化的根本原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信仰异化的社会心理成因。文章就试图从集体无意识、市场经济理性原则的泛化使信仰作用趋于弱化、社会发展与信仰不同步的心理冲突入手,剖析信仰异化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99.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虽然滞后于金融需求,但缺少制约主导了金融需求的发展,这种供需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农村外生性的金融制度演变决定的,以扼杀农村经济组织自发行为为代价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悖。而且这种强制变迁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长期受其他体制改革的“惯性”影响,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的缺位,农村金融容量的增长赶不上经济总量的增长。但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加速,以及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必然对农村金融制度革新产生强烈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0.
红色文化汇集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缩影,能够成为新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廓清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并遵循理念、情感、行为相衔接的逻辑体系,进一步理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意蕴.基于研读红色文献、开展红色活动、依托红色精神、打造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