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3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569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歌唱艺术的高层境界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方法、美好纯正的声音、良好的音乐感觉和文化艺术修养之上的,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的歌唱是"声、情、字、"融为一体的声乐艺术美的总体体现.通过深入分析,指出歌唱者在演唱时应运用嗓音的各种表现手段,从声乐艺术美的高度,对作品进行深层次、高水准的艺术诠释与表现,从而揭示和展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涵,达到鼓舞人、感化人、教育人的艺术目的.  相似文献   
82.
廖燕的"愤"说将经验层面的文艺创作动力主张上升至对形而上的诗学本体论探究。它将宇宙的原始生命力和主体创作动力相统一,从根本上把宇宙之道、自然意象、创作主体、艺术语言相贯通,形成了契合生命之道的创作主张。自此文艺创作动力主张从简单的动因说、成因说转向了对艺术原生语境的挖掘,并生成了更深广的文艺创作现象范畴。  相似文献   
83.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社会生活和身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崭新且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1]。身体是形躯、是思想、是质、是语言、是修行等,这是古人给我们的教诲。本文以身体为题,拟从文化视角对之施以阐读。  相似文献   
84.
质之性这一概念并非朱熹首创,但朱熹在他理学思想的语境下对它进行了重新的理解、使用和讨论。通过对朱熹质之性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朱熹以质言性,在其理学视域下突出性之本义(生),并使他关于性的诸问题的思考在上贯形上层面的同时也始终着落于现实世界,着落于实处,这彰显出其理学思想的实践品格和迥异于佛老人性论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85.
张伯端的性命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伯端在形而上层次以真一统帅真精和先天,落实到形而下而有精、、神三宝合修的主张。为了圆融地处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不得不把精、、神的理论发展为性命理论。张伯端在综合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之性与质之性的二分,发展了前人关于性命关系的思想,提出了先命后性、性命双修、重性轻命等思想,为后世道教的性命理论确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6.
受《周易》神秘文化影响,在中国美学看来,“”是宇宙的原初实有,是最高的本体,“道”即混沌之“”,宇宙万物皆由“”所化生化合;作为宇宙万物生成的中间环节,“”生于“道”或“太极”,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质料或元素。审美创作活动中心物的感应、情景的交融离不开“”与“化”作用。由此,中国美学提出了“之动物,物之感人”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本源为“阴阳”二,“阴阳”二的运行,“”之动物,激发了万物的生长发育,自然也激发创作者的创作动机,而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引起审美创作。“物动心感”,引起创作者内心感动与审美域构成的原初动力是“”。  相似文献   
87.
对作者而言,即创作主体不同的个性心理所形成的不同质和个性。稼轩词的风格同他的身世、个性、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8.
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系统中 ,冯友兰借助于逻辑方法和柏拉图主义的新实在论思想对程朱的“理”“”范畴进行改造性的诠释 ,力图给中国哲学重设一个纯形式的本体论基础 ,但这一努力却造成了冯氏“理”本体中人性道德内涵的缺失 ,以及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89.
”是中国传统诗学重要的理论范畴,在构建诗学体系中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在词学领域,谢章铤在其“性情说”的基础上,发展前人有关词的理论成果,形成较为完整的“词说”,将词理论形态推向成熟。其“词说”有着独特的内涵,包括和永与豪雅的词人之、词作内容之以及和而不促的词作行文之。“词说”与贵厚、词量等相关的词学命题联系起来,丰富并拓展了近代词学理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90.
""贯穿于中国古典舞形体运动和情感表现的始末。古典舞的""包含了"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内容,它是身体之本,是生命之源,是宇宙万物的内在的、不易被外化的又不可缺少的细微之"核"。它倾注于特殊的形体运动中,形成一种或清丽典雅或神情达劲的韵律美。正是中国古典舞对""的这种特殊讲求,使得它区别于西方舞蹈和其他东方舞蹈,从而形成中国古典舞蹈独特的美学特征之核心——"韵"。这一特征是中国古典舞蹈的基石,对中国古典舞蹈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