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343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浒戏中的搽旦与《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杂剧中的搽旦表演与净角行当关系密切.现存元代水浒戏<同乐院燕青博鱼>、<黑旋风双献功>、<大妇小妻还牢末>中的搽旦脚色,对<水浒传>中一类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小说中女性形象与水浒戏搽旦的关联主要在于表现技巧与叙事态度的沿袭.但相对于戏曲中类型化的脚色表演,小说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已经朝个性化方向稍稍前进了一些.  相似文献   
22.
水浒传》不是公案小说,也不是公案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它却包含了丰富的公案因素。分析其中“公案”的内部构成情况、探析《水浒传》如何融合宋元话本小说中各种题材,以及进一步研究“公案”在《水浒传》中的叙事作用,对于研究话本小说如何过渡到长篇白话章回小说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水浒传》思想研究及《水浒传》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世纪《水浒传》的研究,对其思想认识的主要观点是农民起义、市井写心、地主阶级内部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忠奸斗争等,其中农民起义和市井写心的观点是《水浒传》认识的主流。考察北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水浒传》所表达出的新思想核心是夺回被剥夺,索回人权,要求平等。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小说名著所反映的新思想,在整个古代封建专制王朝时期所创作的文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其所反映的思想在它们之前和之后都不曾有,是古代中国极其珍贵的文学思想贡献。  相似文献   
24.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25.
汉英两种语言千差万别,在社会符号学所划分的语言符号的三类意义中,言内意义的可译度相对较低。文章分别从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对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中言内意义的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有时为了用地道的英文传达出原文的主要信息,有必要放弃一些汉语所特有的言内意义,但总体来说,通过应用各种翻译技巧及补偿手段,译文可以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实现功能对等,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6.
电视剧《水浒传》中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女性形象的塑造应该忠于原著,以不损害原著对人物描述的基本性格和主要事件为原则,否则不但不利于人们正确了解古典名著,而且还容易造成审美误导。  相似文献   
27.
《后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之一,是在《水浒传》之后产生的又一部歌颂草莽豪杰的英雄故事作品。小说写宋江等人死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等人,发动了洞庭湖农民起义,继承和发展了水浒的事业。他们提出了"均贫畗"平等"等思想,反对招安、外族入侵。小说塑造了杨幺的杰出形象,以续书形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28.
水浒传》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在增加了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给小说的翻译增添了难度。奈达的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本文以登特.杨父子合译的《水浒传》新译本为例,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水浒传》英译本中常见修辞手法的翻译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
《水浒传》作者研究八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柏 《南都学坛》2000,20(5):29-32
关于《水浒传》作者有施耐庵说、施罗合作说、罗贯中说、山东罗贯中说、明中叶同名小说家说、罗著某续说、非罗非施说、陆续完成说。综合研究这八种说法 ,陆续完成说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30.
阐述《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平事迹至今不详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剖析以人废言的弊端,以张国光先生风范向刘世德先生进言,就马成生先生《杭州与水浒》提出不同看法,驳斥应守岩先生对耐庵故里——江苏兴化的诬蔑,呼吁海内外学人让施耐庵归真反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