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198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057篇
理论方法论   216篇
综合类   2333篇
社会学   265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的学说在论及刑法中的特殊主体时,一般认为以特殊主体为犯罪成立条件或刑罚加减事由的身份犯可以其形成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为自然身份犯和法定身份犯,其中自然身份犯中的自然身份主体的形成来源于诸如男女性别、亲属等自然事实。本文通过严密的论证,阐明了刑法中自然身份及自然身份犯的概念在理论上是不妥当的,应从理论中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22.
湘云易装卮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湘云易装的故事,是曹雪芹对中国历史上女扮男妆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的创造性解读的产 物,文章从女性服装的角度,展现了曹雪芹新的女性观,探索了女装的新的发展趋向,再现了新的历史条 件下的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23.
赵树理的小说,表现了中国北方农村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历史变迁,战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是文本的基本框架。但在历史的波涛和底层中,又隐含着一个广大的、复杂的民间社会和一种民间文化形态。作家坚定地站在民间立场,逼真而深刻地描绘了民间世界从破碎到沉潜的悲剧命运,从中也折射出赵树理从“辉煌”到“末路”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4.
农民工的困境在精神层面主要表现为一种身份焦虑。即在一种特定的城乡二无结构社会里,农民工从乡村到城市的跋涉过程中身份的暧昧不清:他们追求城市人身份而不得,又无法回到农村的既定轨道,从而事实上不得不辗转徘徊于乡村伦理和城市法则之间。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Java服务端网页在IBM WebSphere平台上进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的相关原理和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方式的用户身份鉴别策略,改进了以往在对用户身份鉴别时需要自己输入密码的方式。整个处理流程遵循J2EE规范,并贯穿了Web应用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在存储过程中完成认证,这种方法对提高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族群理论中的工具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无时不在算计和优化自己的利益,族群认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经济等方面利益的推动.但是,工具论同时也不否认族籍、传统等对人们具有感召力.本文依据对一个畲族乡的调查指出,在我国的民族政策和特殊国情下,即便没有族籍(无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还是文化意义上的)和传统的存在,只要有工具主义的好处,某些特定的人群也可能借用其他族群的族籍,来构建出一个新的同时包含不同族群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7.
布鲁斯是由美国黑人创造的音乐流派。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用文字来吟唱布鲁斯,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一首古老的布鲁斯歌曲贯穿全文始终,整部小说洋溢着浓厚的布鲁斯美学。本文从布鲁斯美学的角度探讨黑人的身份认同、文化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28.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文化身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人文学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而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9.
刑法身份诸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份问题的研究在中外刑法中都受到一定重视。现代各国刑法普遍将身份作为设定刑事责任的存在或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因素,以从犯罪主体的角度调整危害行为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我国刑法理论虽重视身份的研究,但其研究的领域和层次相对泛化,对其分类、功能、身份获得途径以及研究意义中的诸多问题缺乏深入的价值探寻和分析。因此,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进行新追问,构建新的研究体系是我们的初衷。  相似文献   
30.
文章试图从组织和机构角度来考察大众媒体,在分析了包括管理、权力和文化等组织观以后,发现组织研究应该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并通过人把媒介研究导入一个更加广同的社会文化范畴中.围绕这个基本立场,我们初步提出了媒介组织信息生产机制的研究构想,讨论了研究的方法问题,并从媒介微观生态角度分析一个具体的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