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810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1251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汉代冬小麦的推广既有社会经济因素,也有自然环境因素.在黄河下游地区,利用冬小麦的生长特点,避开河汛水灾应是冬小麦推广普及的基本原因.在关中地区,冬小麦的推广普及则主要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汉代麦作发展的因素在当今的作物推广普及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两汉儒家诠释儒家经典,恪守"师法"、"家法".关于两者的本义,学者的认识尚有不小的分歧.仔细梳理<汉书>、<后汉书>,可知"师法"、"家法"各自的含义及其同异."家法"出于"师法",不违背"师法",但"师法"指本门诸师的经说,"家法"特指亲炙老师的经说.西汉儒者只讲"师法",东汉儒者主要讲"家法"."师法"不排斥兼(本门)诸师说,"家法"则排斥兼(本门)诸师说.较之"师法","家法"是更为严格的身份认同,目的就是杜绝不具备这一身份的人担任某名分下的博士官,将担任某名分下博士官的权利只给予某博士亲授的弟子.  相似文献   
993.
经学是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建构意识形态霸权之后的特殊产物.两汉时期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其中今文经学被汉王朝立为官学,设博士、置弟子员,优秀者可以依次入仕做官.经学借着政治的力量得到广泛传播,直接将经文与现实政治相结合,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从而形成了学风活泼、议论合时的风格.在经学的形成过程中,无论是从经学大师的"参政"、"议政",还是从经学的内容与学术特点来看,都与稷下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巩宝平 《南都学坛》2009,29(1):18-20
在汉代,节日数量和内容的增加、文化内涵的充实、功用的互相对应,逐步走向体系发展的道路。节日对祭祀祖先和敬老尊长的侧重,及由娱神向娱人化发展,使得伦理化和世俗化的气氛渐浓,昭示着此后整个传统节日的运行轨迹。这些发展走向既与汉代传统节日风俗基本定型相系,也与中国社会已经步入宗法伦理型人文文化的历史阶段攸关。  相似文献   
995.
射箭作为古代的一项礼乐制度和体育活动,发展到汉代在军事斗争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描述了汉代射艺的分类及发展,并对汉代重视射艺、强兵御边的兵家军事体育思想和寓徳于射的儒家体育思想作了研究。射艺由经汉代的发展,在军事领域形成了规模,也为后世传统体育射箭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是崔向东教授在豪族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科研成果。多年来,崔向东致力于汉代社会阶层研究。曾出版《汉代豪族研究》一书,对汉代豪族进行整体性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崔向东又对汉代豪族进行地域差异性研究。历经数年写作完成《汉代豪族地域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王明丽 《南都学坛》2010,30(4):135-136
山东出土的汉画像石有关刺客义士的图像格外引人注目,主要有荆轲刺秦王、要离刺庆忌、聂政刺侠累、豫让刺赵襄子、专诸刺王僚、曹沫劫齐桓公、二桃杀三士等,这些画像显然是在标榜宣扬“士为知己者死”、“杀身成仁”的侠义精神,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汉代尚勇重义、崇尚名节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98.
汉代蹴鞠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蹴鞠发展的重要时期,活动群体广泛,形式多样,并初步形成了竞技规则。随着长安政治、文化中心的确立,蹴鞠的盛行区域存在着从山东经河南向陕西推移的现象。汉代蹴鞠最重要的物化形式是汉画像石,其广泛存在,除蹴鞠在汉代盛行外,还与汉代士人借物喻政的思想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999.
以追求和谐、珍爱生命、顺天应时、鼓励树艺等为代表的生态意识,是中国传统生态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演进的重要阶段。汉代帝王某些诏书在布告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也蕴含着有益的生态意识,表现为承天顺地、调序四时的生态和谐意识,劝农顺时、减刑育物的生态保护意识,假民山泽、鼓励树艺的生态经营意识。三者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对传统生态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曹向春 《人才瞭望》2010,(3):108-109
在笔者学书的10多年当中,经常在专业报刊或听课过程中接触到"汉风"这个词汇。近来又留心很多文艺工作者颜其书斋曰"汉风堂""崇汉堂""汉庐"等,甚至有些民间艺术团体也给自己起个"汉风书社"的雅号。"汉风"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是汉代的书风、画风、文风、乐风.还是指汉代的民风?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一种艺术审美标准还是民族精神风貌?它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后世的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