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15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82篇
人才学   135篇
丛书文集   656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415篇
社会学   32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同表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时中,汉字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主要表现在对汉字的字形、读音、意义的学习上。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汉字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汉字读音的教学、汉字书写的教学、词汇的教学等方面。多媒体技术运用得好,不但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能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目前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2.
欧美对外汉语教学面临危机与挑战,出现瓶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面临困境。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汉字表意特性,进行了"以汉字为本位","先识字后读书"这一传统语文教学基本法则在对外汉字教学法中的迁移研究——关于"六书"+"田字格"式对外汉字教学法的探索与实验。  相似文献   
113.
呼唤了百余年的汉字改革近年来渐趋冷落,其实人们对现有汉字仍有强烈的改革愿望。过去的文改路线是先准备条件,最终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取代汉字。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汉字改革应运用形声造字原理,使所有汉字改造成为保持传统汉字风格,规则性很强,便于记忆的音节方块字。新汉字由意旁、基本音符和调符三部件组构而成,意旁标示义类科学、合理,基本音符和调符标音准确、确定,没有变化复杂的多音多义字。新汉字推行后,估计小孩入学不到三年就可全部学会掌握,成人掌握更快,它将给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获得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汉字拼音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在看似社会支持态度占据主导的局面之下,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对此问题却存在较大的分歧,远没有达成集体共识。在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出台前后,知识界围绕着汉字是否应该拼音化、汉字能不能拼音化等问题的思想争鸣逐渐公开化,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这场思想争鸣客观上使得党和政府进一步意识到汉字拼音化的方向并不是定论,而这一争论所留下的思想遗产也为1980年代中后期国家调整文字改革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5.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平面构成教学基本还是沿用以前本科院校及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分析其教学对象、教学现状等特点,从教学思维模式、学习习惯、训练方法等方面探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6.
117.
摘要:从认知注意力的视角,对汉字构造及其意义构建进行分析,主要阐释认知注意力在汉字意义形成中的作用,揭示汉字构造的认知规律,以期为认知语言学理论同汉字的研究相结合提供一个新的案例,也可为对外汉字教学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8.
在20世纪初唯科学主义的语境中,围绕着汉语及其书写形态进行了争辩和改革。科学主义者以鲜明的激进立场对汉语形态和书写形式进行改造,却陷入了因古典形态在知识范式中的稳定性自足所带来的如何进行现代性转换的形式焦虑:一方面要维持其自身知识系统的古典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又要配合现代性的知识改造。在吴稚晖、黎锦熙等人的国语罗马字实践中,逐渐生成了一种新奇的书写美学共同体:既有向古典书写形态妥协的摩托篆文,又有依托于表音系统的英文书法。二者呈现出不同的新奇:前者的书写以复活英文罗马注音作为汉语书写的主体,乃以新入古之新;后者是以旧的金石形态来承载新的概念,乃以古化古之新,二者有形态上的差异,也有思想来源上的近似,即以激进科学主义立场来妥协新与旧的纠葛。  相似文献   
119.
追述日本汉字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探讨中日现行汉字的差异。这对了解日本汉字文化及日语学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0.
20世纪末,新诗在冲破封闭的传统与极左政治文化的僵局中,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期“后新诗潮”对诗本身的冲击,导致新诗本来就很脆弱的形式,其汉语言艺术更加黯然失色.新诗陷入有魂无面的邋遢境况,其根由是失去母语意识的现代意识所致.新诗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对母语的探寻.新诗的语言形式,离不开汉语的特性,新诗形式的创造是现代汉语诗意的创造.几千年的古代汉语诗歌提供了重要资源,有助于现代汉语诗意结构的探索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