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32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44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桑弘羊的均输、平准制度是中国进入统一政权后最大规模的基于轻重原理的财政经济思想在现实中的新尝试。在盐铁会议上,桑弘羊从轻重制度本身的特点、优势来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贤良、文学亦不否认这种合理性,但却从官员腐败导致完全走向反面为据而反对之。盐铁会议后,均输、平准逐渐废弛。汉宣帝、元帝时期,耿寿昌的常平仓制度,是一个对均输、平准制退步了的继承。王莽五均赊贷则因腐败问题困扰而完全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202.
1917年南社内部的唐宋诗之争,在新文化运动的介入下文学论争演变成文化事件。南社在新旧文化冲突下地位尴尬,以至于陷于解体之危。新思潮对传统文学的摧颓相生相离,既有决绝式的告别,又连而不断,作为一种传统保留在新文学中。而胡适、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急于打破旧时代框架,对旧文化之评价,则多了思想史意义上的道德性批判。  相似文献   
203.
"空有之争"在佛教思想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空有之争"所探讨的问题由于涉及佛陀正义而为中国佛教广泛关注。近现代,以宗喀巴为主的藏传中观学的传入,为"空有之争"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向。根据宗喀巴的探讨,"空有之争"是通过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包括依他起性胜义空不空、是否需要安立阿赖耶识、中观之空是否就是断灭。宗喀巴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以自空与他空抉择空有之争,安立中观应成为了义正见。  相似文献   
204.
当代中国文化界所发生的经典与大众文化之争,表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五四"以来不曾达到的反思阶段.作为现代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主义与大众主义,在面临现代性虚无主义这一更深刻危机时受到反思批评.古代经典对于重建现代精神价值的重要意义开始显现.然而,"十博士"攻伐经典俗讲的悍戾之气,从对立一面同样地表明了古代经典在当代中国被扭曲的处境.古今之争的积极前景需要依靠现代交往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5.
明末清初,在耶稣会来华传教期向发生了所谓的“名词、礼仪之争”.尽管罗马天主教当局与帝制中国之间因固有的义理和利益冲突而不可能不发生冲突,但“名词、礼仪之争”毕竟提供了中西思想文化平等对话的一少见的历史机缘.本文对“名词、礼仪之争”的来龙去脉及历史意义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6.
魏晋佛教的玄学化使佛教得以迅速发展。随着佛教势力的增强,佛与道、儒之间的斗争逐渐展开并日趋激烈。其间较大的争论有“沙门不敬王者之争”、“因果报应之争”、“夷夏之争”和“神不灭之争”,四次争论不仅促进了道教的发展,而且加快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7.
《女人世界》2006,(8):28-33
大约是从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偷尝禁果以后,人类才正式把男人和女人区分开来,然后又应了太极八卦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引发上至埃及艳后、特洛伊、则天称帝、慈禧霸权,下至貂禅吕布、莺莺张生等由男女关系引发的传奇故事。这一场场传奇千百年来不断地重复上演,何止是权力之争,更是男女之争。到今天,我们历史不计、地域不计、缘由不计、真假不计、一切都可以不计,但我们需要男人。  相似文献   
208.
1936年鲁迅临终之前,卷入了文学史上著名的"两个口号"之争。在这场最后的纠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剖析鲁迅临终前的心态。他不仅反对周扬等人借组织力量推行"国防文学"口号的专制作风,也和倡导"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冯雪峰、胡风等人在思想上有明显差异。鲁迅洞悉了口号之争的无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又拼尽生命的余力来抗争,来坚守自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9.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