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30篇
丛书文集   380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1709篇
社会学   136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依据国际规范对四件回鹘语摩尼教赞美诗文本残片进行转写、翻译和注释.  相似文献   
92.
张谷若以研究翻译哈代著称于世,他翻译了哈代的三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和《无名的裘德》,被中外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哈代的东方知音”。文章从方言对译、注释和翻译目的三个方面对张谷若翻译的哈代作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3.
语言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只有从文化差异出发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只有在视听说课中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并与汉文化进行对比,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4.
谈汉英语言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语言差异是与其文化差异相辅相成的.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使用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也包括语言使用者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只有培养跨文化意识,才能实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95.
翻译理论中的可译性是指双语转换中原语的可译程度。可译性问题的实质是:用某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是否能够用另外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再现出来,而非能否可译的问题。本文拟从语言在语义三角形中的关系出发,对可译性问题所涉及的可译性根据、可译性限度、以及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辩证关系等三个方面作一番梳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96.
本文根据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1940到1990年间Gone with the Wind 的中译为对象,着重研究三个中译本及首译后的曲解历史与重印风波,通过分析各现象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以寻求和证明语境在复译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学术期刊上国际关系类的论文标题汉译英的研究,找出国际关系论文标题英译的类型,从汉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国际关系学术论文标题的翻译规律,这有利于理解英汉英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8.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浅议颜色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五彩斑斓、赏心悦目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为人类提供视觉享受的同时也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深入到了各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在英语中,颜色词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本文试图从情感色彩、中国特色词汇、政治经济和思维认知的角度探讨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加强英语学习者对颜色词深层文化意义的理解,促进文化共享和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99.
在当今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仅仅教学习者记忆某个单词的概念意义已经被证明是不够的,要真正使学习者掌握词汇的用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该词的文化含义.试图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就教学中应当采取的方法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0.
翻译中的"可译性"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只是绝对性不断扩大,相对性日渐萎缩。双语转换中的困难主要有语言美的不可译、某些修辞手段的不可译以及语外之意的不可译等,对此,可通过解释性翻译、零翻译、变译、创造性翻译等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