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4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19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3953篇
社会学   370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纳家户是宁夏银川市永宁县杨和乡的一个回民聚居村 ,纳姓回族占全村总人口的 62 % ,相传为“纳速剌丁”的后裔。本文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 ,归纳声韵调系统 ,分析语音特色 ,记述常用语汇、词组及语法例句 ,全面反映银川回民汉语方言面貌  相似文献   
42.
称谓的简化与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称谓有两种情况 ,一是官职称谓的简化 ,一是某方言区社会称谓的繁化。前者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使用经济的言语来表达 ,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时尚称谓 ,它简明、经济 ,也符合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趋势 ;后者是为了避免社会称谓的尴尬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汉语称谓虽然细致 ,但是也有难于称谓的域段 ,繁化称谓可以说是一种称谓空白的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43.
也说“来”“去”的空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来”“去”有多种用法,一般人都只注意到它们表实在意义的一面,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有表空灵性的一面。大部分语法书避而不谈,或者语焉不详。该文由对朱著的一点疑问出发,从句子的主语和V2的宾语(句中第二个动词的宾语)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试图总结代表空灵性的“来”和“去”互换的条件,以便从中寻求某种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44.
V+Rv带宾语的语义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关于动结式带宾语的研究往往只注意了能否带宾语及其制约因素,但对所带宾语的种类却极少涉及,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机器翻译,尤其是同声传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认为每个词在其所处的语言系统中占有特定位置,与系统中的某些词具有优先的或固定的组合搭配关系,即每个词都有其默认状态。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文章对V Rv能带什么的宾语,它的识别、提取和匹配及推导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V对所带宾语提供可能性,面Rv作出限制和选择,也就是说V Rv能带什么样的宾语是有理可据的,其识别和推导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45.
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一大特点是“把”字句的泛用。这种泛用一方面是指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另一方面是指就某些句式来说使用频率高出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种泛用的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语言影响。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两类乌鲁木齐回民汉语中出现的、汉语方言中少见的双焦点辅音,并简述这两类双焦点辅音的发音特点、分布状况和成因。  相似文献   
47.
浅析汉语修辞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所具有的民族性和它所凭借的物质材料语言是分不开的 .汉语修辞所体现的民族性 ,在语音、语汇、语法特点和修辞色彩上均有表现  相似文献   
48.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各种社会现象如政局的动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都会对语言产生影响。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英汉新词的产生以及旧词衍生新义的现象都说明语言是动态的,是发展变化着的。语言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会对语言产生特定的影响,而一定时期的语言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这就是语言的社会性特征。  相似文献   
49.
50.
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 要: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和汉语信息处理的不断发展,名量词搭配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中韩名量词为例进行对比研究,对其来源和搭配,通过统计分析和对比的方式,从中可以找出现代汉语量词和韩语单位名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