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234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793篇
社会学   5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在以往研究者的基础上 ,对轮台一词的来源及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再作思考  相似文献   
112.
上海话里有些流行的新语词很有意思,其中有一种是由于“不搭配”而造成了异趣,如浯词里的那个动词颇具强烈的动作性,甚至有点“凶猛”,而与之搭配的却是词林之中最雅致蕴藉者。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虎背熊腰、胸露浓毛的鲁智深,挥舞如斗老拳,跟纤纤娇柔、身轻如燕的赵飞燕搭档“对舞”。这个比喻不甚恰当,因为那些语词的“不搭配”,实非比喻中的“对舞”可比。  相似文献   
113.
画像石是一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并在汉代登上巅峰的墓室雕刻艺术形式。与其它时代的雕刻艺术相比,汉画像石在材料、工艺及画面视觉效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汉画像石不仅雕刻技术较为丰富,且具有极强的平面设计装饰效果。研究并挖掘汉画像石中的平面设计语言对提升现代设计作品文化内涵、增强艺术价值都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对于现代设计来讲,应从画面、色彩、构图等不同的角度探究汉画像石的设计语言,并尝试将其融入现代设计作品之中,进而更好地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笔者在喀麦隆汉语教学中体验较深的教学实例,主要从语音教学方面对汉语和法语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语音教学策略,并从教师素质及教学方法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出了两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5.
网络诗歌大大宏扬艺术的游戏本质,推进诗歌的自由民主,大大释放艺术的生产力、创造力,为日渐窘迫的平媒诗找到一个新平台,但不可否认,网络上更多的游戏冲动,代替了审美动机,这使得一次性消费,瞬间快乐 的感官效果,掩盖了深度的精神追求.游戏性、泛诗化、语词变造、灌水技术,是当下网络体诗四大"症候".它鲜明地体现着网络诗的诗学特征.其中某些新质素和合理性将给新诗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但其负面同时瓦解着新诗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16.
全面讨论中古汉语三等韵介音i在朝鲜借音中的表现,并以此来分析和说明中古时期三等介音的前移和保留情况。  相似文献   
117.
屈原所创作的骚体在形制上奇伟空阔,以问谋篇用线性的历时性的结构来展示立体式共时性的抒情;在词语上,由于情感的大悲大爱无所拘束成就了一种崇高的雅美,又由于楚地风俗的强烈影响成就一种楚风楚韵的修美而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118.
《大英汉词典》是我国九十年代编写出版的一部中型英汉双语词典,是继《新英汉词典》和《英华辞典》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本文对该词典在标音方面的不足作了评析,发现:(1)音标体系陈旧;(2)一些词的标音过时;(3)编写体例缺乏创新;(4)个别词标音错误。  相似文献   
119.
加达默尔的经典著作《真理与方法》确立了诠释学在哲学中的地位,为语言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确立语词意义的本体地位是重要的理论环节。加达默尔赞同语词意义的精神发生说,提出了语词意义的理念性和经验性,确定了语词意义正确性和真理性的独立地位,运用辩证法中的扬弃方法将语词的符号功能消失在语词的意义之中,由此构成了语词意义的本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0.
汉石经又称熹平石经,刊成后曾被董卓之乱及永嘉之乱战火殃及,冯熙、常伯夫任职洛州期间又将其毁弃分用,此后曾被委于榛莽;复经由洛阳迁至邺,又由邺迁回洛阳,再由洛阳移至长安三次搬动。黄初补其缺坏,北魏崔光曾修复之议,北齐时又被施列学馆,然至唐魏征收集时,石经已十不存一。唐宋时期曾有少量残石出土,民国时期数百方残石出土后散于公私之手,而建国后发掘和征集的残石近千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