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31篇
人才学   11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80篇
理论方法论   123篇
综合类   3794篇
社会学   361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董月玲 《社区》2015,(15):58-59
30多年前,一个美国人因对汉字感兴趣,去了台湾学习汉语。20多年前,他自费创建汉字字源网,为此穷困潦倒。3年前,沉寂近20年的他被中国网友发现,被称作“汉字叔叔”。随后,他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中国过得“可敬又可怜”。3个月后,“汉字叔叔”的3年聘期将结束,他得赶紧找到新工作。这个美国人叫Richard Sears,中文名叫斯睿德。  相似文献   
952.
本文通过笔者在美国印第安纳州Hammond学区担任汉语教师期间的实际调查,描述了该学区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并结合着问卷结果展开了分析,总结了汉语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希望能为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53.
文章就加强外国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的融合,首先从哲学理念上阐述其合理性,如“语言学”在内涵上理应包括两者;语言学研究的融合符合“新时代,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的国家语言策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看,两者的融合最能实现韩礼德的中国情结和学术理念。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若干问题有待解决,如中国高校很少设置语言学系;中国高校的外语院系强调文学传统,不太重视语言学的引领作用;国内外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国际会议不重视汉语。为此,文章提出若干建议:采用有分有合的“连续统”的辩证哲理;在现有的“文学”和“语言学”下增设分支学科;采用适用语言学的理论评价各种分支学科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4.
汉语国际推广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汉语教师本土化培养是解决教师问题的有效途径.英国知山大学孔子学院在本土汉语教师培养中,尝试汉语师范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证书培养模式、"校直培"培养模式、孔子学院奖学金培养模式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本硕联合培养模式,为英国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总结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经验,探索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对于国际汉语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5.
新疆汉语方言中一些词的词根在向词缀发展过程中,与普通话一样不仅仅只存在词根和词缀两极,其中也存在着某些中间状态。本文在综合运用现代汉语词汇及语法化理论方面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疆汉语方言词根词缀化的形式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956.
当前汉语称赞应答策略在不同性别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两个群体使用最多的应答策略都是含蓄接受,但女性在明确接受、间接拒绝等方面的称赞应答策略的使用频率都高于男性,男性更趋向于使用含蓄接受和直接拒绝策略;女性更多使用积极的礼貌策略并且强调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和稳固性。  相似文献   
957.
语码转换研究的手段和方向近年来得到了推进。本研究从转换者身份的角度对约10万字的博客语篇加以统计分析,主要着眼于句内和句间转换所体现的社会规约、文化身份等。通过研究,英汉语码转换中全球化身份的彰显、文化身份一定程度的趋同和社会功能与身份的结合都得到了阐释。  相似文献   
958.
文章以自发性开放式话语补全测试收集到的语料为基础,探讨了汉语中语用缓和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比对不同类型的语用缓和策略,文章着力分析了汉语中语用缓和策略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表现出的语用格局特征,并就语用缓和策略同言语行为的共现匹配性特点解释了语用缓和策略的语用理据所在。结果发现:第一,不同语用缓和策略实现形式之间并不享有等同的使用几率,但却表现出以指事型为主,行事型和成事型为辅的宏观格局。第二,不同类型的语用缓和策略表现出各异的言语行为匹配倾向性,这一方面交代了语用缓和策略多样性的理据所在,同时也揭示了不同语用缓和策略在语用化进程中的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959.
一 "公务",据《辞海》解释,就是公事。《现代汉语词典》稍详,说是"关于国家或集体的事务",好像没有疑义。但到了实际生活中,问题还是很多。 二 吃饭,人人之所需。对俗人来说,吃饭无疑是私事,要卖力气去挣才有得吃,所以把工作之目的称为"糊口"。糊口者,吃饭也。  相似文献   
960.
矮寨坡是湘西的一道天险。到湘西来如果你不到矮寨坡打个转,你等于没有到湘西。矮寨坡是汉语称呼,我们苗语叫"搙究"(noul njux),直译成汉语即是"穿花"或者"挑花"。挑花是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要两个人一起玩,我少女时代玩过;那时候,我跟着姐妹们聚在一起绣花朵绣花边,倦了累了,就抽一根丝线出来,在芊芊十指上穿来穿去变成一个几何图案,另一名女伴再用十指来挑出一个不同的图案来,挑来挑去,花样繁多,趣味无穷。一座大坡用一种女孩子做的针线游戏来冠名,想起来有多么的奇妙多么的美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