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27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742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作为近代诗坛上的两大诗歌流派,湖湘诗派主"诗缘情"说,以《骚》心《选》旨为宗;宋诗派好尚理趣,长于议论.然二派诗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咸丰、同治间,曾国藩好古尚雅,兼取魏晋之诗,并与王闿运等有过密切的交往;"同光体"诗人陈衍所谓的"荒寒之路"与王闿运"不关载道"之言相通,沈曾植破"三关"说又上及元嘉之诗;湖湘派诗人诗歌为求新奇,时发议论,也旁资考证,邓辅纶之学老杜诗、邓绎不废以文为诗、龙汝霖之好韩孟皆与宋诗相近.湖湘诗派与宋诗派在倾向上的接近,反映了近代诗歌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2.
石毓智 《学术研究》2005,35(2):140-143
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体裁嬗变的背后往往具有深刻的语言因素。语言对诗歌体裁演化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业已存在的语音特征的发现以及对其韵律特征的自觉运用;另一方面是 因为语言的发展而带来的新的韵律特征,诗人们自觉地把它们用在诗歌创作之中而产生新的诗体。魏晋南 北朝时期双音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使得双音节成为汉语的基本韵律单位,这是唐代律诗以双音节为基本韵 律单位的语言因素,律诗的形成正是这两种语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随着语音系统的变化,诗歌形式 便会产生新的嬗变,轻音的出现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汉语句子的韵律特征,从而影响了宋元以后的诗歌体裁。  相似文献   
103.
汉魏六朝女性赋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赋,也就是其作者为女性的赋。汉魏六朝的女性赋,流传至今日的共有16篇计9位作者。这16篇中,尚有大半残缺不全,有的甚至仅剩一二残句,然而从其独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社会历史价值及其文学成就来看,却足以称得上是中国赋史上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04.
杭勇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04,(11):174-176
汉魏六朝乐府叙事诗表现出重过程、虚拟化、类型化,表情达意单一化、定势化等特点,杜诗继承其叙事艺术的成就,叙事实现了由重过程到重场面刻画,由虚拟化、类型化到个性化、真实化,表情达意由单一化、定势化到复杂化、动态化的转变。推动了中国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唐宋诗词中的变性之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思平 《江淮论坛》2003,(1):103-108
唐宋诗词中有一种反自然、逆天性的“变性之音”,即男性诗人往往以女性身份、而把权贵而尤其是封建君王比拟为自己的夫君,以妻妾的语气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效忠献媚或者哀怨期盼之情。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中国古代儒家之女性化思想与诗教理论的熏染、阴性文化盛行之社会环境的压迫、以男女之情写君臣关系之文学传统的影响以及文人自身的性格弱点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6.
正赋作为中国古代韵文四大体裁(诗、词、曲、赋)之一,享有崇高的文学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与诗、词、曲批评史的较为深入相比,赋学批评史则显得非常落后。冷卫国教授《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12月)的出版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快事。本书以系统完备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对汉魏六朝的赋学批评进行了客观而  相似文献   
107.
古今中外对于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主要存在自律,他律以及和律三种说法,本文主要从音乐的起源以及人类实践活动在音乐存在方式中的作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证。并引用文献论证了音中有心,心中有音音心互注之结论。  相似文献   
108.
美丑问题是汉魏美学的核心问题。《淮南子》、《抱朴子》、《刘子》等书对美丑的价值规范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认为美与丑都具有客观自在性、多样性及相待性的特点;认为美与丑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包含、互相转化;人的审美趣味的形成受社会与个体诸因素的影响,如古今、习俗、才情、地位、识见、偏好等等,因其不同而形成审美趣味与美丑判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以作品的宏观结构为出发点,进而分别从声部关系、核心音级集合、调性暗示以及三个方面对作品中的音高要素及其发展变化中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0.
唐为群 《学术研究》2000,(3):118-122
本文就“之”宇在古代汉语里用来凑足音节的衬音助词用法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清理,并加入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