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62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乖小孩     
她妈妈特别挑剔,所以她就特别乖。她永远不敢做妈妈不允许的事,因为脑海中会自动播放妈妈暴怒的声音:你在干什么,你算是完了,旱知你是这样真不该生你养你。妈妈不允许的事情包括什么呢?吃饭掉米,夹菜漏在桌子上,饭碗没端起来而是低头扒饭——这些事情值得大怒吗?会不会天崩地裂,海啸台风?她住校  相似文献   
82.
正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的打造工具——磨器,后来改称砚,亦称研。2002年底,由国家文物局以2999万元人民币指定竞投购得的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研山铭》,讲的便是一块山形砚台的故事。据说当米芾得到此研之时,曾朝夕不离,与之抱眠三日,之后便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研山铭》。砚台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关系,可谓亲密,有俗语云:武士爱剑,文人爱砚。此言不虚。从唐朝的李  相似文献   
83.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这是人们对睡眠与季节关系的精彩概括。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春困呢?看看中医怎么说。  相似文献   
84.
信仰的力量     
从党的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最年轻的代表邓恩铭(水族),到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满族);从党的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党员刘清扬(回族),到在国内国际舞台上放声为祖国和民族讴歌的才旦卓玛(藏族)、宋祖英(苗族);从与红军高级将领刘伯承歃血结盟的小叶丹(彝族),到滇南大山里盟誓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建设新中国的少数民族头人代表肖子生(佤族);  相似文献   
85.
黄存垣 《老友》2010,(4):56-56
《老友》专家门诊:去年有一天我午睡后突然头晕,不能起床,经过治疗才能坐立,直到目前仍还感到不适。请问:突然头晕的病应如何治疗和调理?  相似文献   
86.
87.
发财多福 相传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吃了"菠菜炒豆腐",感到味道好极了,回到京城,还想吃这种菜,但皇宫里的御厨从未做过.后来有位朝官发现了皇帝的心事,便投其所好,向乾隆进言,说我可以指导厨师做一道菜,其味道可以超过菠菜炒豆腐,结果他以产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发菜加豆腐做了一道"发菜豆腐".这个名称和福建话中的"发财多福"谐音.因为这道菜色、香、味俱佳,又久负盛名,而且它的名称也意味深长,所以长期流传在沿海一带.如今在厦门南普陀寺还可以吃到.  相似文献   
88.
关于商汤都亳的地望,历来争议颇多.本文对近年来"郑亳"与"西亳"两说之间的主要争议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商汤灭夏前始居之毫与灭夏后所还之毫应为一亳,即"郑毫".其他名亳者都是后起之地名,或属后人推测之说,并无可靠的文献与考古学证据.所谓的"西亳"偃师商城虽然也有一定规模,但却不是商汤所都之亳.通过对史料的考察与分析,笔者推测偃师商城的真正主人很有可能是伊尹.  相似文献   
89.
中国古典戏曲经常描写"梦"."梦"在戏曲中主要有如下作用第一,其作为特殊精神状态的特点在作品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因素;第二,"梦"的设置在剧情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到汤(显祖)剧之"梦",上述两种作用才结合起来,从而使梦与现实两种状态的对比成为作品内蕴的核心内容,深化了作品反思现实的哲理意义.这不仅引导研究者关注古典戏曲的丰富表现手段,而且可以启发我们思考有关梦与文学的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90.
近代古代文学研究对碑铭文体的关注一直很缺乏,所以此文将对历代有关碑铭文体的论说进行梳理,以界定"碑铭"文体的范畴,进而为"碑铭"文体正名;回顾了碑铭文历代的实际创作情况,借用明代文体学家徐师曾将碑铭的实际创作分为正体、变体、变而不失其正体以及别体的理论,解说碑铭文创作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