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6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388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8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309篇
理论方法论   360篇
综合类   4427篇
社会学   471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461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在日本文学史上"风雅"一般指全体艺术,而贯穿在松尾芭蕉艺术之道的"风雅"为俳谐之意.松尾芭蕉把乾坤之变视为风雅之因,在天地自然变化之中一味追求新的俳风,直逼以"诚"为本的风雅之道.当时松尾芭蕉接受中国文化时的审美心理的调整过程,以及创造新质的选择机制,从他的旅行记中得到了阐释.  相似文献   
212.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自高尔基以来不时地为人们所提起,虽然过去偶有几位学者作过一些论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此所引起的注意力还远为不够。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到底人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人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意蕴是什么,其对于认识"文学"之现象与本质可提供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显然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213.
近百年"中国哲学"的建构过程,往往是以西方哲学解构中国义理之学的过程.但是,由于义理之学所依托的历史条件不同,故而在知识依据、思想旨趣、知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均有自己的传统内涵,而不同于西方哲学.强调中国义理之学的传统特征,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简单地将义理之学比附西方哲学;另一方面也是强调义理之学在建构人类"普遍哲学"方面所体现的独特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214.
东周王城遗址发掘出的"六马之驾"是东周历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它所体现出的周代礼制从一方面说明了"东周王室衰而不亡"的历史现象,并进一步促使我们对东周王室的历史地位给以重新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215.
构筑和谐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是符合和谐之道.和谐之道含义至深,它不是走向一统,不是追求显在问题的简单解决,而是以让各种多样性的事物以各自的特色融入一体为目的.据此,遵循和谐之道应理顺四大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人与人和人自身内部.西南地区的发展特点是多类型并存与发展水平的参差巨大,因此要使其得到和谐发展必须在西南的民族教育中遵循和谐之道,进行共生教育和共谐教育,以促进西南和谐的自然/文化生态的构筑,继而实现西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16.
217.
218.
张涅 《文史哲》2007,(5):67-72
《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及其与弟子时人的问答,解读时宜把语录意义与语录存在的具体语境、涉及的特定对象联系起来;假如脱离具体境况纯粹作形而上的认识,就不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语录涉及的对象大略分为"君"、"仕"和"士"三类,其中的修养之道各有侧重:关于"君",要求仁爱、以身作则;关于"仕",要求敬事、谨慎、谦恭和识时务;关于"士",则要求有信仰和批判的精神,奋发有为。孔子提出这样的修养之道,是根据角色定位("角色")和适时而处("时中")的原则,其中关于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认识尤其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19.
220.
弗莱与高更的东方主义对西方旅行文学与旅游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弗莱艺术理论中对东方艺术的赞美已是众所周知,高更的东方旅行更是西方文化史中一个标志性的跨文化事件。如果说弗莱的东方主义仅仅是对东方之美的书面赞美的话,那高更的东方之旅则是用脚步丈量了异域的山水,用生命体验了他者之美。广义的东方世界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仅仅是一个遥远的常常只能在想象或艺术中才能触及的异域世界,理解并深察什么是真正推动世界旅行文化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正是从事理论探讨的人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文化艺术旅游深含对异域文化的热爱与追寻,甚至怀着无限的渴望及各种不可预测的冒险精神来探索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对文化及异域之美的无上追寻,而这正是那些勇敢无畏的艺术家及其理论支持者所做的开创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