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3篇
社会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51.
单从表面来看,辛普森杀妻案似乎是美国法律“有失公正”的重要表现,但根据美国的证据制度和陪审团制度等司法制度,美国法院作出这样的判决是完全符合其法治要求与正义理念的。同时本案启示我们,程序正义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如果无法保证程序正义,所谓的实质正义往往得不到根本的保障。  相似文献   
52.
沉默权是赋予被追诉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实现控辩平等的基本配置,也是国际司法准则所确立的人权保障的最低限度之一。英、美、法、德、日等国家的刑诉中都有沉默权的规定,尤其近几年来英美等国家对沉默权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再次引发了学界对此的进一步探索。在我国应当确立沉默权,并建立配套措施使之得以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53.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一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刑事政策在我国近年来刑事司法中日渐式微之现状,本文首先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现代法治国家在肯定沉默权的前提下"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有效运作,初步得出的结论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与沉默权并不相悖,相反它是促使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坦白的有效机制;最后从制度层面勾勒了贯彻这一政策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54.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存废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晓伶 《社科纵横》2005,20(2):130-130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口号,在建国初期的治安管理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中曾发挥过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司法文明程度的提高,在追求公正与效率双重价值的今天,对这个说法有重新考量的必要。本文通过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多角度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5.
如何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是一项自然权利 ,是一项人权 ,是一项实施无罪推定的权利。沉默权在我国有三种争议 ,有的认为应引入 ,有的反对引入 ,有的认为对此既要引入 ,又要加以限制。笔者提出在我国应确立沉默权 ,并对如何确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6.
从价值层面来说,沉默权制度既有积极价值,也有其消极意义。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沉默权制度的价值便有不同的显现。在英美等国家中,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使得其积极意义彰显,消极意义得以限制,从而产生了利大于弊的效果。然而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条件,因而我国刑事司法中不可盲目引进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57.
一定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通常会对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左右其价值选择。资本主义社会的以人为本、个人权利至上的法律文化观念推动了以体现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为价值取向的沉默权制度的确立。而近年来,英美国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加以重大限制,则是立法者对其价值取向加以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59.
近几年,我国法学界对沉默权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的学者赞成设立沉默权,但同时也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应当限制沉默权。其实沉默权制度的设计既应符合利益判断的标准,技术上又要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60.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问题逐渐引起法学界的关注 ,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仅就沉默权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并提出了关于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