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65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关于员工沉默的研究很少涉及中高层领导,组织沉默研究的重点也不在此。尽管一些文献或多或少地注意到领导沉默现象的存在,却没有将之作为独立的概念进行研究。本研究扎根于本土文化,从领导角度出发,将领导沉默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探索性研究。作为组织中的强势群体——领导确实有左右组织氛围的力量,操控下属命运的权力,但是也同样需要妥协顺从、回避冲突;同样也存在默许性、防御性及亲社会性的沉默。当然,由于领导在组织中的角色与作用不同于一般员工,因此有检阅其权威、维护其权威及表现其权威之动因,所以在沉默的维度上又有考验式沉默、权谋式沉默及威风式之类别。  相似文献   
362.
文章从<女勇士>及其在美国的评介概况入手,探讨文化多元化趋势下文学语境中弱势群体的压迫性沉默(又称失语)问题.压迫性沉默是以往在文化霸权和文化专制与独裁下权力集团施行使沉默策略的一种后果,也是弱势群体丧失话语权的一种表现.它进而会对后来的学习者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交流与对话仍旧不能正常进行.<女勇士>充满争议的批评状况实际上是主流与少数族裔话语界、男性与女性主义者之间为争夺华裔美国妇女的发言权与代言权而进行的一场战斗  相似文献   
363.
Web2.0时代开辟了双重公共空间:社会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虚拟公共空间打破了社会公共空间中阶层排列结构,不同阶层主体源于"深层心理感知",按"我者"镜像与"他者"镜像原则,在虚拟公共空间对流、重组、互动。中国虚拟空间在多数暴力与商业侵蚀双重侵略下同时呈现公共性异化,导致"沉默的螺旋"。网络理性的建构与过滤,使虚拟公共空间逐步回归到理性"公共场域"。  相似文献   
364.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其内容同前三部小说一样,围绕着华裔母女几代人的困境与心路历程展开。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文中“沉默”这一主题,并突出作者利用书写打破“沉默”之枷,为华裔女性重获话语权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365.
在外语课堂上教师常常要面临学生消极沉默的尴尬,这种沉默不仅影响整个课堂氛围、学习效率和参与热情,也伤害了教师的情感,严重阻碍了外语教学的有效性。作者观察了学生消极沉默的表现,分析了可能导致沉默的原因,从师生双方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366.
美国学者伊哈布·哈桑是后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主要探讨他在后现代论争中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贡献.哈桑对后现代主义概念颇有意味的界定,对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的独特诠释,对后现代状况的深刻理解至今仍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7.
立足于三类沉默行为的不同动机,将西方理论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员工沉默影响机制的 整合模型。 具体地,分别从不介入动机、躲避动机及防御性动机视角出发,依次构建了默许性沉默、漠视 性沉默及防御性沉默的预测因素,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预测,不同动机下的员工沉默,其影响因 素不同:(1)关系取向显著预测防御性沉默,且受到心理安全感的中介及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2)情感 承诺与漠视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组织嵌入的中介及组织建言氛围的调节作用;(3)组织支持感与默 许性沉默显著相关,且受到消极自我评价的中介及归因定向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理论上有望为员工沉默 领域贡献新的知识,实践上可增加管理实务的具体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368.
许在元 《学术月刊》2023,(2):134-147
文学史奉经典批评为圭臬,由来已久。然而经典批评中不乏误导,且误导产生的负面影响甚或大于非误导信息,遂造成文学史叙述的诸多迷雾和假象。王世贞批评中三大公案:“模拟剽窃”“妄庸巨子”“晚年自悔”,出自《列朝诗集》诸书的有意误导。所谓“模拟剽窃”是将举世“递相临摹”王世贞的他人陋习移至厌恶剽窃的王世贞身上。而“妄庸巨子”说,是钱氏把归有光笔下的北方“二李”转嫁为归氏至亲王世贞;将王世贞对归有光的委婉批评,杜撰为王氏“推服”归有光,并不遗余力张扬“妄庸”说。所谓“老年自悔”,乃利用老年心态变化作文章,将王世贞后悔《卮言》“是非古今”得罪人的做法,曲解为否定早年文学观。这种被误导者还包括“七子派”“五子派”“竟陵派”一批人,以至出现明末清初扬宋贬唐之风。此后几部批评经典如《明史》《四库全书总目》《中国文学史》,推高了这一误导的影响,造成文学传播的沉默螺旋效应。由此可知,文学研究应由经典批评回归批评原典。  相似文献   
369.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大大改变了人民的生活,其及时性、交互性、草根性的特点使它成为民众自由言说的阵地.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中国互联网所具有的个性特征,使"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网络中日益凸显,本文以最近发生在网络中的热门事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现象在当下中国互联网语境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