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77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91篇
理论方法论   107篇
综合类   658篇
社会学   110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试析谭嗣同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萍 《阴山学刊》2005,18(6):72-75
谭嗣同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通”。谭嗣同认为,要实现中外通、上下通和人我通,就必须要沟通中西学术,以中国传统的大同和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为武器;要实现男女内外通,实现男女之间的平等,就必须要兴办女学,为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谭嗣同指出,注重实践和相互切磋是沟通学术的为学之方。  相似文献   
152.
本文探讨了“词”在日本的受容过程,论证了日本词家是以中国传统文体意识来体认“词”的,创作自然深受中国历代词人的影响,接近于中国词作的体貌,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的创作特点,从而体现出“词”在文体特征上的不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153.
20世纪中国的文学范式主要包括五四新文学范式、共和国初年文学范式以及新时期文学范式。不同的文学范式有着“质”的不同,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通约性”。“质”的规定性既是这一时期文学的集中体现熏同时又规范着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既是这一时期大部分作家共同的文学选择,同时也选择(或接纳、或剔除)从旧范式中过来的作家。不同文学范式的更替不限于一种模式,其实际转换远比一般教科书的描述复杂,所以这方面的探讨有利于推进和深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4.
本文主要探讨了西藏古代的一个类似中原地区的"绝地天通"传说, 通过比较, 认为这个传说中的事件象征着在吐蕃"王政时代"——"十二小邦"阶段, 苯教开始从原始宗教走向制度化宗教。与中原神话中重黎接管了司守天地的职能以后能够沟通天地的只有巫师一样, 吐蕃在止贡赞普割断了他通天的光绳后, 以王家葬仪为代表的仪式便逐渐成为制度化、规则化的权威法度, 并渲染着那远离了普通民众的神性, 通神和代神传谕的能力成为一种"专利", 成为一套由神巫和部落联盟首领掌握的宗教仪式体系和知识类型。  相似文献   
155.
“绝地天通”作为中国观念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所反映的是中国原创时期的观念转型 :从本源的生活感悟到形上的哲学建构。这种形而上学在形下的制度上的落实 ,便是汉代以来作为专制秩序的礼制的建立。原来“天地人神”浑然一体的交融关系 ,是一种本源的生活领悟 ;而“绝地天通”的发生 ,则是这种本源情境的打破 ,它最终导致了大本大源的蔽塞 ,而成为后来的封建专制主义意识形态在观念上的最初根据。因此 ,“绝地天通”的观念必须接受我们的破解。这种破解的目的在于 :引导我们从“天人相分”“人神不杂”的礼制秩序向“天人合一”“人神杂糅”的生活本源的回归 ,而将我们带向当下的本源的生活领悟。  相似文献   
156.
关于刘福通的结局 ,以往最常见的说法是 ,他在至正二十三年于安丰被张士诚的部将吕珍杀死了。本文列举、分析了这种说法的疑点 ,并通过对《明太祖实录》和《庚申外史》等书的比较 ,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思 ,觉得《庚申外史》等书关于此事的记载比《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更为可信 ,认为刘福通与韩林儿一样 ,亦死于至正二十六年廖永忠的瓜步沉舟 ,而《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则系明初统治者的作伪。  相似文献   
157.
简论近代台湾与香港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台湾与香港贸易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甲午战争以前,台港贸易被以英商为主的洋行所控制。日本割占台湾后,台港贸易萎缩,但华商仍寻隙开展台港日三角贸易。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后,垄断外贸,台港贸易缓慢恢复。在中转贸易方面,台港两地具有竞合关系,但香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8.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态势分析--广州港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是以香港维多利亚港为国际航运中心,以广州港、深圳港为主枢纽港的港口体系。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与该区域经济开放度以及该区域国际贸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将成为华南地区物流体系的主渠道。广州港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主枢纽港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应重点建设南沙港区,浚深出海航道,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改造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在能源、原材料运输、货物中转以及集装箱运输中真正发挥主枢纽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9.
多元通和是中华文化和宗教文化所特有的模式。在宗教学基础理论上打破前苏联宗教鸦片基石论模式,吸收并超越西方宗教学模式,把唯物史观和儒家人本主义的仁和之道结合起来,建设温和的多元和谐的中国宗教学理论。充分运用中华文明的资源,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创立中国自己的当代宗教理论样式。  相似文献   
160.
童岭 《社会科学战线》2022,(2):93-103+281-282
唐代的南山大师道宣,是四分律宗的鼻祖,也被佛教史学者称为"中国佛教史学之父",在中国乃至东亚佛教史上有着不灭的光辉。在道宣涉及"佛教历史"的三大著作《续高僧传》《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之中,《广弘明集》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均成书于麟德元年。特别是对于深感天年将近的道宣来说,《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可以说寄托了他最后的深意。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的北周末年至隋代的佛教史"感通"叙述中,可以探究道宣对于隋代重兴佛法的深意。通过对隋文帝手敕修建的相州大慈寺塔、隋京师日严寺石影像等条目的分析,将其与北周武帝的废佛灭法、隋初的尉迟迥反叛、隋末杨玄感叛乱、大业六年弥勒教盗贼之乱等事件相结合,可窥视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佛教史书写的背后之意。中古时代末法思想盛行,道宣力图对隋文帝与隋炀帝采取不同的叙述与评判立场,其实隐含了他对唐高祖武德沙汰令的否定以及末法危机感,也蕴含了他对唐高宗、武则天护法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